第二课 数学的学习
学习高手不是学出来的,更是父母规划出来的。让孩子做个聪明又自信的人。
发现问题(学习现状):计算、概念、应用题、教材、成绩、心态
计算:刻意练习
数学教育思想:准确性、逻辑性、严密性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会:会说、会辩、会用
六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一切学习的本质是自学(自主学习:自己学、主动学)。
好玩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数感培养、提高记忆力和自信心
无用之用方为用
提升计算能力:扑克牌连加(锻炼专注力、记忆力、感统能力、抗干扰能力)
练习24点速算:
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A当作1、J为11、Q为12、K为13,只能用加减乘除计算出24。例:抽出四张牌,分别为3 4 5 6,那么,符合条件运算的为:(3+5-4)×6
大九九乘法表:
培养流程化思维和心算能力
十几乘十几的算法
例:12×15
1. 12+5=17
2. 17×10=170
3. 2×5=10
4. 170+10=180
提升阅读理解力:准备一小黑板,小老师讲课游戏,用教材练习看图说话,无数说事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表达力。
如何自学一本数学教材?熟能生巧
先整体后局部,先搭框架再做装修;一读二想三归纳,多思;
基本知识做到张口就来,多读;
基本技能烂熟于胸,多练。
自学小学数学教材:
通读目录:
划清部分(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串起联系(哪些内容有联系,比如,哪些属于数与代数、哪些属于几何图形、哪些属于概率统计)
构建数学宫殿(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画、图形、图表、公式、对话、读懂文字下、边读边思考,入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配的文字是什么意思,图文结合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注:数学阅读很重要)
做好笔记(不懂的地方做标记,然后问,问老师,问同学、问老师,提出问题,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定义、性质、用途)
模拟上课(逐个章节阅读备课,讲给父母听,讲解完再做课后练习,要计时完成,培养时间观念。注:父母不要给孩子讲题,但要询问。)
及时测试(每章节练习完要找一套测试卷测试,找出不足和差距,有针对地复习巩固。)
中学数学自学教材:
激发成就感,中学生从有用、有成就感入手
单科突破,从提高计算能力开始
集中时间,打一场歼灭战获得成就感(聚焦概念公式定理等,每天定时定量熟读成诵;聚焦典型例题的反复演练,了解题的组成变化规律,建立思维模型,举一反三。对压轴题也要反复演练三到五遍,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自学原则:独立思考,心无二用,缓慢安静,逐字逐句,字斟句酌,反反复复,断断续续,迂回曲折,恍然有悟。
自学步骤:
1. 通读整本书,边读边批注,不懂的做标注。
2. 回顾复习,回想章节间的联系
所有章节读完后,每月通读一遍,不懂的画问号,看懂的、想通的、问会的问号改成感叹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 笔记抄写,概念、公式、定理抄写的笔记本上,典型图形画在上面。
定时朗读,寒暑假或周末每天小声读一遍笔记本上的内容,读一遍大约15分钟。
4. 演练例题,每天演练一道典型例题。解题步骤抄写三遍,理解每一步的逻辑关系。判断一本书需要演练多少天,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执行完成。
5. 归纳总结
每章节演练三遍后,通读整个章节内容,画思维导图,重要内容一目了然,熟记于心。
学好数学的基本功:抓好双基(基本知识张口就来、基本技能烂熟于胸,演练典型、重点题型、例题,专项突破最后一道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