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5
中午就对孩子发出邀请,请他帮忙做牛排,一个是我知道他在学校上过做饭课,还有对于牛排我认为自己没啥经验,几次沟通,他都不愿意下来。(心里有些小失落)。
过去特别怕孩子在厨房忙活受累,学会做饭还要去伺候别人,可是又觉得孩子似乎变懒了,家务活啥都不愿意做(哎,我们自己都是矛盾的)。
转眼到了五点多,在我决定自己做牛排,孩子自己居然下楼了,开始还是拒绝,我继续邀请,(今天的我怎么脸皮很厚,)心里我相信他可以做好牛排。
他居然答应了,不过他说:做不好不许怨我,我也没有做过牛排,做坏了别怪我。(原来问题在这儿,孩子不想做,并不是因为他懒,是害怕被指责和埋怨。)这是家里旧有的模式,出了问题先指责对方不是。我家的常态。
我答应他,做成什么样都没有关系,总有第一次尝试。帮他打下手,我也愿意。
看他一边查视频,网上教程,准备材料,每个动作都是用心去做。油烟飞溅也好,锅大小不合适也好,他都会想办法去调整,此刻我不是家长,我就是一个和他协作的朋友。我用手机拍照和录视频,他初期说了,别录,我还是没忍住,我想有一天录下来给他自己的孩子看。
牛排上桌,他去邀请小伙伴来品尝,也在询问对方味道如何,反馈其实很重要,他可以不断调整过程里吸取经验了。
在和孩子分开三年中,这次来加拿大和孩子爆发了几次冲突,甚至自己一度认为自己很挫败,好好的孩子变成变得无法沟通,我看到了自己的无助,一边希望儿子可以看到我的不易(因为我想证明我是对的)。
那种分裂和痛苦真是绝望,因为想断绝来往不可能,想好好沟通却没有回应,拳打棉花的无力,让人抓狂。
一边希望儿子不要对我有担心,过好他自己的日子就好,在压抑和暴躁中我们情绪都是失控的,正是因为我太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了,我自然也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孩子。
“在家庭中谁痛苦谁改变”,我知道这一切发生不是在孩子身上,“因为没有人让自己痛苦,并非是别人的错造成今天的结果,都是自己的选择”。
问题出现总会有根源,不需要自责和指责,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而我发现我太想做一个正面积极的好妈妈了,不说谎话,做事有底线,自力更生,自尊自爱,正面积极......。如果那是为了证明给孩子看,外在一定会有各种人与事儿来挑战自己,唯有所有品质是为了我自己,那些品质是我人生的标准,我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而不是为了给孩子做什么榜样而去设立的规条。
曾经有老师说我,在成长过程里我的限制性信念(规条)太多了,像一层层皮筋绑住自己,没有活动空间,自然也不会轻松自在。压抑的结果要么就是崩溃,要么就是反弹。
同时,我也允许自己面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当然不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去不断“作”,更不是恶毒的语言去咒骂孩子,(语言是我们思维的标签,不是什么刀子嘴豆腐心),做个真实的妈妈,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不压抑和伪装,让孩子看到我也在成长,我接纳自己才能去接纳身边的人。
尽管我身上也有着自己不喜欢的缺点,所以我也要继续不断学习,不是学着怎么成为优秀的妈妈,是要做回自己,对自己负责。
生命都是平等的,无论年龄大小。我们为身边的人所做的都是我们自愿的,没有人强加给自己,“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为我做什么了”,那就在做之前,请你三思,为他人所做,究竟是谁的需要。
道理是说给人家听的,感受才是真实的。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但不是有了知识就会懂得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知道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自然也会对自己负起责任,未来是属于他和他的家庭的。
恐惧只会产生诅咒,那些恐惧和担心不过是我们自己过去的经验,时间地点信念价值观早已不同。
让我们多去祝福孩子,信任孩子,即便他未来是个农民或是工人,他真的接受开心就好,和有没有出息没有关系(我不接受啃老。
也许我们还会继续争吵和冲突,但我会告诉自己,允许当下发生的一切,在问题中找根源,多问自己还能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
做饭对我们都不是难事,我在这个过程里看到了孩子的优点和特质,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其实不是孩子变了,是我看待孩子的眼光变了。我在心里:观察,欣赏,赞许,感谢。今天的牛排真的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