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欣兴致勃勃地来我办公室找我,手里拎着一袋艾糍,说是她自己做的,拿了二十个,说给我尝尝。我有些诧异:“不是你妈妈做的吗?你刚才说你自己做的?”我有些难以置信。往常她也时不时拿些小吃与我分享,基本都是她妈妈做的。印象中欣是不会做家务的,小吃就更不可能是她亲自动手做的。
我还常常因此而羡慕欣呢,有个能干的亲妈,把她宠得像个公主。虽然欣生了两个孩子,因为有亲妈跟着一起照料,省心得很,两个 孩子被外婆养得健壮结实。欣的妈妈还帮忙洗衣做饭、买菜,把家里打理得亮亮堂堂的;不但如此,欣还嫁了个好丈夫,吃苦耐劳,什么事都抢着分担。欣在家里俨然是个女皇,只负责上个班,业余时间基本都花在了负责“貌美如花”上。凡事都不用她动手,甚至嘴皮子都省了,能不幸福吗?
欣有些颓然,说:“哎!那是过去了,那时我妈身体尚好,如今不行了!她通身的毛病,做不了什么事了。我妈要是还能做艾糍就好了,她的腿部一点力气也没有,站不了多长时间,她独自一人做不了什么事。虽然我买了拐杖给她,但也不能单独做一顿饭了,中午时,只能勉强做点她自己吃的简单的饭食,好过点外卖罢了,仅此而已。”
欣有些激动,“虽然倚着拐杖,但她也不可能长时间站着做艾糍。这个艾糍是我和她一起做的。确切地说,她负责教程,我负责做。她在旁边指导我做,我第一次做呢,看样子做得还不错,味道也还可以,才敢拿些过来给你尝尝。”
我已经很久没见欣的妈妈了,以前她妈妈身体好的时候,常出来活动活动,如今,大部分时间困在家里,活动能力大幅度下降。与外人接触的时间自然少了。
欣这么说,我想到了我娘。我娘与欣的妈妈是好朋友,两人常常视频,通过视频诉说各自的状况。我娘身体也不好,她们两个好几年未曾见面了。之前,因为我与欣是好姐妹,走动得多了,后来,两个母亲性情相投,也成为了好朋友。如今,她们天各一方,要见上一面格外的难。
欣还说,很感谢我娘跟她妈妈分享的营养奶粉,我娘说吃了,人精神很多,就推荐给她妈妈了。欣也帮她妈妈买了,吃了一个月,感觉精神有好转,也能下地干点活了。
我娘常吃的营养粉,我记不住名称,是小弟专门托人从香港买的,适合娘吃。我知道娘已经吃了一两年时间,如今还一直坚持吃,娘自我感觉良好,就是嫌贵,不舍得。既然小弟买了,她也无话可说。娘自然要和她的好姐妹分享好物了。欣也学我小弟,也帮早己的妈买了。
老年人的生活,背后有常人看不见的糟心,带病活着真心不易。幸好我娘与欣的娘都会玩微信,她们常常依靠微信传递消息、唠嗑解闷儿、刷小视频,娘甚至还依赖手机唱歌。儿女们忙于工作,忙于照顾孩子,有时对她们真顾不上太多。
我在想,等我退休了,除了回去照看爹娘,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乐趣,有属于自己的圈子,活着才有精神头,才不至于空虚寂寞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