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系原创首发
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越来越不敢于辞职,即使是一份自己并不那么热爱,也无发展可言的工作。诗和远方似乎只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生活还需苟且,房贷要还、孩子要抚养、各种开销要支付,像年轻时潇洒地炒老板鱿鱼哪里还那么容易说干就干,即使心中有太多不悦,有无数个声音在内心呐喊:“做自己!忠于自己的感受!”可现实谈何容易?
正是理解这种心情,才越发喜爱陶渊明,喜爱他的豁达与诗作。
东晋时期,陶渊明的工作也开展得不顺利,怀有一腔报国抱负却在现实中磕磕绊绊,遇到的老板也都不是什么善种。于是陶渊明按捺不住内心那种厌恶与不屑,最终还是递交了辞呈。既然不能达济天下,那我还不能独善其身?
《归去来兮辞》由此诞生。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不就是妥妥的中年人发出的那种纠结后的感叹吗?有家要养,希望实现人生抱负,可现实啪啪地打脸,最终实在不想委屈了自己的内心,于是辞官归田,乐夫天命复奚疑!之后的就顺其自然吧。
归隐后的陶渊明若只是做一介村夫,后世也无人知晓他,就如辞职回家做自己喜欢并擅长做的事情的李子柒,最终都成为了让世人知晓的“网红”。
在乡间的生活是清贫的,但内心也是非常宁静的,于是劳作之余,陶渊明写下了这些诗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我爱这样的清新脱俗,更爱字里行间的简单。
420年刘裕篡位称帝,陶渊明改名为陶潜,写下传世之作《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之所以流芳百世,是因为许多人心中都渴望有这样一种世外桃源吧。
正如作者文章结尾所说,每个人都渴望而不可及,只能留作心中,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人生不如意之十之八九,想要逃,可世间哪有真正的桃花源?只有在心中开辟一方天地,建造一个无人打扰的世界,在那里安放我们的情怀、信仰和理想。
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轻轻地来到这里,拿起洁净的手帕,擦拭着那盏名叫“初心”的明灯,让它永远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若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