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自相矛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对自相矛盾的理解。同学们开启了头脑风暴。
一、减肥的矛盾
学生:老师,我爸晚上出去跑步减肥,结果回来一身烧烤味。
老师:你是怀疑?
学生:不是怀疑,在妈妈的拷问下,他都招了。
老师:说一下矛盾的关键点在哪里?
学生:关键在于没带我和妈妈。
老师:我的问题是,怎么自相矛盾了?
学生:嘴上说为了减肥,结果吃得比谁都多。
老师:认知达到了,行动没达到,这是认知和行动的矛盾。
二、学习的矛盾
学生:哥哥说要好好学习,结果每天出去打篮球。
老师:爸爸和妈妈怎么说?
学生:他们给他报的训练班。
老师:你的哥哥是不是要考大学?
学生:对。
老师:有的大学,可能把篮球作为考试科目。这种情况下,打球也算是一种学习。有哪些是和学习有矛盾的?
学生:玩游戏。
老师:学习需要科学的时间分配,如果不能把学习和娱乐的时间进行分配的话,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三、过年不收礼
学生:有一个广告,“过年不收礼,只收脑白金。”就是自相矛盾。说好的不收礼,还收,真的很不诚实。
老师:找关键词。
学生:“不收”和“只收”是自相矛盾。
老师:广告商不可能看不到这种矛盾。他们不怕别人挑出语病,引起社会上的讨论吗?
学生:他们就是想我们发现这种冲突,然后再讨论一下,这样就能有更好的广告效果。找毛病的越多,认识他们的就越多。
老师:卖得东西就?
学生:越多。
老师:矛盾冲突,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西游记》八十一难,是不是每一难都是矛盾?没有那么多妖怪,能引导你看完这本书吗?
学生:他们是故意的?
老师:这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