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聊城至上海虹桥G1705的缓缓启动,蛰伏近三个月的我又出发了。
谷雨天气,春已是越来越深。满眼的绿色,呈现出的是绿的成熟与厚重。初春的五彩缤纷与浪漫已完全消失,展现眼前的只有满目的盎然绿意。
一路上,都被这一泻千里的碧绿所包裹,所滋润,心情也是难以言喻的舒心。好久未出门的憋闷感被这风光无限的深春景象所感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路上的风景永远比沉浸在书本里的景色要现实要美丽。
我也特别喜欢候车厅内人山人海的气场。喜欢安检、检票、进站的那种紧迫感;那种不能自己,随人流移动的逐流感。与在家的那种清静、闲适相比,犹如从一个空间到了另一个维度里,如一个化学变化,中和的恰恰好。
因老公即要去上海也要去嘉兴,本打算停驻在上海,由于没有去过嘉兴,在我的建议下,直接转乘来到了嘉兴。
由上海虹桥转乘至嘉兴的高铁上,开始筹划在嘉兴这几天的行程。
嘉兴没来过。以前对它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中共一大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转移至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会议的记忆。
高德地图搜索嘉兴旅游,发现其周边古镇比较多。有乌镇、周庄、西塘、南浔等。乌镇十年前去过,其他几个古镇都想去一睹芳容,只怕时间不允许。思来想去先去西塘看看,距嘉兴只有二三十公里。距离较近,一天的时间都可以在那里游览。
今天的早餐过后,打个网约车一路前往。
上车核对完约车信息,师傅问我是山东人吧。我说你听出山东口音了?他说他刚才打电话时,听到手机音乐声有“山东阳谷”几个字。
因是老公打的车,恰恰又迟到几分钟,他打电话催促时听到手机铃声知道我们是山东人。
“‘他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虽然没有真的如民间谚语说的这样,但听到‘山东’两个字就感到非常亲切”。他热情地说。
他的话迅速打破了乘车的生疏与陌生感,极其自然地闲聊起来。
他说他是山东枣庄人。在嘉兴大学读研究生,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在是研二,课程不紧,亦没什么研究的课题,只需完成必要的课程即可。
因他的舅舅在苏州做生意,有辆闲置的电动汽车,他便开来嘉兴做起了网约车的生意。
有课就上课,没课就开网约车。早晚开的比较多,加上周末及节假日,一月能挣三四千元。完全能自食其力,不用父母再接济。
听小伙子这么说,我有点惊奇。读研二,还是一名学生,却如此的勤奋,如此努力,如此自律!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赚钱自给自足!多少上班族,多少啃老族,多少三十四岁的中青年,甚至比这个孩子年龄都大许多,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有的连钟都不撞,浑浑噩噩、敷敷衍衍,一天天因循苟且。
这个孩子对其人生也非常通透。他的每一个拐点,每一个十字路口,都规划的非常清楚。他说他智力不高,高考只考个专科,后来专升本去湖南上学。后又考研,报个冷门专业,不想还是考上了。
现在的他已经写了两三篇导师非常认可的论文,计划想提前毕业去读博。因嘉兴大学他所学的专业没有博士学位,他想让他的导师推荐去别的大学读。
毕业后去一些职业中专或党校去工作。压力不大,工资也不低,业余时间还可以开开网约车搞点副业。
一个读研二的学生,自读专科开始,每一步的规划,每个人生的路口,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并朝着目标一路努力前行,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多少人不能实现的理想。
从他见缝插针、早出晚归开网约车的历经,足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自律,一直努力在路上的孩子。
快到西塘时,他让我加他的微信。他说他下午三点下课。课后他可再来西塘,让我再乘他的车回去。并说价格比来时要低,不经平台,可节省平台抽取的比例。
尽管他自己说智商不高,可从他不大的年龄,还算比较丰富的人生历经看,这个孩子不论情商及智商一直都在线。
由昨日的高铁出发,到今天的网约车来西塘,从高铁一路的所见所闻,到今天网约车听闻小老乡的励志故事,我一路激动,一路感动。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起点要多高,就看后天是否努力。董宇辉、饺子、王兴兴等都没有清华、北大的显赫履历,而他们却在不同领域走出不同于常人的成功之路。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难做,做则将成。”古人的话语永远有道理。
在西塘,午饭后,坐在中心街河边的木凳上,伴着徐除的春风,观看着不时从身边穿过的乌蓬船,聆听着游人不绝于耳的欢笑声,心无旁骛,心无杂念,一气写下这篇文章。
不论是闲游的我,还是开网约车的研究生,不论是西塘景区摇橹的乌蓬船大叔,还是络绎不绝的游人,每个人脸上洋溢的都是幸福的表情,每个人上扬的嘴角彰显的都是快乐的人生。一切都在向幸福出发,一切都在向快乐迸进!
出发吧!“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