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闲草(22)
焦小桥
野菠菜的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都非常迅速。它的叶子宽大厚实,人们常常以各种野草野菜为生,因此,许多人会用野菠菜的叶子来炒鸡蛋,或者简单地焯水后凉拌食用,过去,野菠菜被用作食物,其嫩叶用来做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深受老一辈人喜爱。其口感甘甜中带有一丝酸甜,
最早记录它的是一位名叫苏颂的宋代药物学家,在他所主持编撰的《图经本草》中:”鼎州出一种羊蹄大黄,疔疥瘙甚效。初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于押条上出穗...……亦称为土大黄。”
有关它的记载,在《本草纲目》中也有提及。土大黄的名字,源于其与大黄极为相似的外表,以及十分相近的药性。其实二者因为同属蓼科的关系,也算得上是“近亲”。不过土大黄远不及大黄有名罢了。土大黄被广泛关注的时间,是在元朝,那时候大黄依然是鼎鼎有名的药材,而土大黄还做着“藉藉无名”的野草,作为牲畜的食物而存在。 《植物名实图考》中的记载便已经为其证明:“土大黄,性凉,味辛苦,主根药用之。”
野菠菜根部被视为珍贵中药材,有清热去火、消肿通便的功效,尤其在治疗便秘方面效果显著,被称为“金不换”。在许多农村地方,它甚至被称为化雪莲。从“金不换”这个名字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其根部的珍贵。实际上,野菠菜的根部确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叶片煎水饮用不仅能清热去火、散瘀消肿,还能通便杀虫。尤其是在清热去火方面,它的效果非常显著。
野菠菜的根部,切开后露出金黄的色泽,这一部分在传统医学中有着极高的价值。过去,人们常常用其根部煮水来治疗便秘,尽管带有一些苦涩,但效果显著。秋天时节,人们会前往田间地头,挖取这些野菠菜的根,经过洗净、晒干和风干后,在上火或便秘时取出几根熬水,便能感受到其卓越的效果。
野菠菜的根部还具有出色的消肿作用。外伤或关节受伤在所难免。此时,只需将野菠菜的根部连根拔起,洗净后,短时间内便能减轻疼痛,促进关节恢复。尽管野菠菜根部有诸多药用价值,因其具有凉性,脾胃虚寒者使用时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