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31期“食”专题活动。
我这个人不挑食,也没尝过多少各地风味吃食,更不是什么美食家。
对我而言,菜食只要新鲜,炒熟,不咸不淡, 不油不腻,能下饭,就算美食。至于菜色,花样, 麻辣香脆皆不计较。
所以,我一个人时,洗把青菜或白菜,抓把粉丝,切点鲜肉片,加适量油盐,一煮,省时省力,就是一顿,甚至可以天天吃。
老婆则不然,不喜煮菜,喜炒菜,还要重油,麻辣鲜香,色香味样样齐全。且不能重复,上顿吃了这样,下顿必须换别样。有时我想,又不是什么大小姐,怎么那样挑食?当时要嫁个厨师或有钱人就好了。
我始终搞不懂,老婆出身农家,和我一样,普通家庭出身,对吃,怎么差别那么大?
我不挑食,自然不会做菜。只是这么多年上灶,历练,算马马虎虎,免强过关。
我父母是本省人,不会做菜,不讲究吃。小时,家里不宽裕,没多少客人,自然无需讲究 烹饪技术。
记忆中的美食,不过就是过节时的家常菜,小炒肉,回锅肉。洗一把青蒜,切点新鲜猪瘦肉,或五花肉洗净,煮熟切薄片,爆炒加适量豆瓣酱。
要不就是杀只土鸡,拨毛洗净,切成小块,加块姜加适量草果八角及盐,炖熟。
最最奢侈,算爆炒鳝鱼。晚上照着电筒,到秧田沟里,用专门的黄鳝钩,看见黄鳝,一叉下去,跑也跑不掉,拿起黄鳝钩,小心取下,放在桶里。
杀黄鳝是技术活。在一块长条木板上,钉有根挂钩,从桶里抓根黄鳝,把黄鳝头钉在挂钩上,拉着尾巴,用刀开肠,然后剔骨,从头部往下剔,黄鳝肉和脊骨就分开了。
然后把黄鳝肉切成丝,把脊骨切成小条,加适量香油放锅,香油加热七八成,放 适量干辣椒,葱姜,花椒下锅,拌两下,倒入鳝肉,鳝骨,翻炒几下,放适量盐,待葱变颜色,熟,起锅装盘,一盘香脆爆炒鳝鱼丝就熟了。
其次就是清汤鲫鱼, 煎炸鲫鱼。鲫鱼也是秧田沟里逮。每到秧苗拨节出穗,每到暴雨过后,秧田沟里鱼也大了,鱼也最多,而且大多是鲫鱼。
鲫鱼个小,巴掌大,一拃长。清汤鲫鱼,煎炸鲫鱼皆刺多,虽鲜香可口,得小心撕吃,不然会吃到刺,卡到脖子。
家乡没有什么美食,小时也没吃过什么美食。但小炒肉,回锅肉,爆炒鳝鱼丝,清汤鲫鱼,煎炸鲫鱼却是记忆中的美食。
刘亮程有篇散文,记述家乡美食,沙湾大扒鸡。沙湾大扒鸡也是土里土气,整只鸡洗净切大块,加土豆,杂菜,一锅炖就装盆上桌。
家乡的菜也像沙湾大扒鸡,根据当地环境,当地习俗,简单易做,入乡随俗。
我喜欢记忆中的美食,喜欢家乡的美食。但现在做来,现在吃起来,再无原来的味道,再无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