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世界大约有70%的人生活在城市。然而这个数字在1900年仅为15%,也就是说人类用了不到200年的时间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在一个人造的,充满噪音,信息,各种刺激的环境里,周遭的颜色从绿色变成了灰色。对于一个进化了几万年的身体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要适应全新的环境是极大的挑战。早期的人类社会与动物共同生活,与大自然有着亲密的关系。而如今却越来越远离生养我们的土地,这也让人类的健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窗外的风景有助于术后康复》是1984年乌尔里克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教授青少年时代身患肾病,经常需要整周整周的或长休养。在康复过程中透过窗户看到的一棵大树帮助他与病魔做抗争。于是他开始思考患者看到的景色与健康的关系,成年后,他利用10年的时间收集了多家医院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看到景观的信息,惊喜发现如果病房外有自然景观而不只是一堵墙。他们需要的止痛药更少,平均也能早一天出院。继这项研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绿色景观和健康的关系。甚至一些墙上贴的自然景观的海报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居住的区域内,如果自然环境优美,绿色居多,居民的心理会更健康。所以如果居住地附近有公园是很有优势的。
最近《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也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根据城市居民一周内手机应用程序的打开评估他们的情绪。通常经过绿色区域的人群幸福感会比较高,即便是很短暂接触依然有积极的影响。当人们接触体验自然的时候会唤醒在文明起源时就存在基因中的感觉。这些感觉会给健康带来生理,认知,心理以及智力方面的正向改变。当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比如说森林让人联想到危险的情况。这可能源于森林自古以来就给人的神秘感,之前的一些传说或者人们的想象会造成这样的困扰,尤其是那些原始森林。
不过现在的森林已经成了让人们体验行走的独特场域。在森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气味声音以及触觉带来的刺激。尤其是缓慢行走时放松愉悦的感觉。大脑中自主神经系统,也就是植物神经系统是最古老的部分。它虽然不受意识控制却负责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力。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解剖学家就发现了周围神经系统。一条沿脊柱排列的双链神经节有一些小的神经元囊支配着内脏器官。20世纪初科学家终于搞明白了神经网络的运行机制。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均衡的参与在身体各项技能中交替活动。人们的紧张和放松就像有个乐队指挥一样调配着这两大系统的运行。维持这种运行的平衡有助于生理功能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