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是仕宦人家,少年时随父宦游河南、山东、河北,青年时期就读洛阳太学,二十余岁入仕,供职权臣贾充幕府,后历任京官。有家学渊源就是不一样,起步高,发迹早。
他还有“掷果盈车”的典故,类似于今天的粉丝去接机,尖叫声不断,狂送礼物(但现在的明星不大敢收哈),要是古代有手机、照相机,潘岳估计也会被闪瞎眼。
除了家世好、样貌绝佳之外,潘岳也是有工作能力的,还被写进诗里——
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
《晋书》本传称他,“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梁·钟嵘《诗品》将潘岳作品列为上品,并有“潘才如江”的赞语。
潘岳的《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文字优美,富有感情,是那个时代的文学顶峰。他和陆机并称,二人是西晋作品流传下来最多的文学家,可见后世对他们的推崇。
西晋开国第一开国功臣贾充的外孙贾谧权势滔天,他喜好文学,开阁延宾。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齐国左思、中山刘舆刘琨等皆附会于谧,号曰二十四友,其他人不得参与。
这二十四个人占了当时文坛的十分之七。他们经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饮宴作诗,故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前往长安,石崇在洛阳之河阳县金谷别墅设宴相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聚会,后人称之为“金谷宴集”。
这次聚会和石崇所作的《金谷诗序》,后人王羲之效仿,于是有了闻名千古的“兰亭雅集”和《兰亭集序》。
潘岳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他和当时十岁的杨容姬(249年―289年)定下婚约。后来杨氏早亡,潘岳对杨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
李商隐说过,“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离。
潘岳的小名为“檀郎”、“檀奴”。因潘岳既是美男子,又对结发妻子一往情深,忠贞不渝,“檀郎”、“檀奴”遂成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词。
这么一个出身世家、为官有道、才华横溢、专情忠心的人,再加上“妙有姿容,好神情”,可谓是完美之人。
但是——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见《晋书·本传》
本来追求名利是没有错的,谁都想过得好一点,尤其是有才的人,不甘人后,渴望成为人上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有原则,做人的底线,任何时代都一样,你不能眼中只有钱,只有权力,而无所不用其极,是非不分,甘为舔痔之辈。很不幸,史书记载的潘岳就是这么一个人。
文学批评往往因人废言,就是一个人品质有问题,我们往往也会贬低他的作品。元好问的一句“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似乎把潘岳钉在了文学和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不得翻身。
叶嘉莹先生也说过,“魏晋时候的文人大多没有品德,像潘岳这样的就是没有自己的持守”。他的作品往往不能让你感动,因为他是费尽心力想出来的,就连他的悼亡诗也是这样,读完你根本就感动不了。
于是三十余岁时,他开始仕途不顺,留下了“白发悲秋”的典故。后来他牵连进夺权之乱,被诛三族,又为这个传奇人物添上了一抹悲剧色彩。
但一个人永远不止一面,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往往是隐秘的,他说不出来或是没有说出来。我在读了潘岳的《秋兴赋》之后,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或许他也有诚挚的一面。
我把《秋兴赋》全文附录于下,并稍作注释,送给在这个秋天的你,或许你也会有这种感觉的。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白发)。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谦辞,自己没有本事),夙兴晏寝(早起晚睡),匪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其辞曰:
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生意盎然)兮,嗟夏茂而秋落。虽末士之荣悴(人世盛衰)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语气词)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于是乃屏轻箑(扇子),释纤絺(细葛布),藉莞箬(草席竹器),御袷衣。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象声词)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瞳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宫廷)兮,蟋蟀鸣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独辗转于华省(官署)。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伏首而自省(重点句)。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此句重点,道不同,性亦不同)
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阙侧足以及泉兮,虽猴猿而不履。龟祀骨于宗祧(宗庙)兮,思反身于绿水。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辞官)以高厉。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鲦之澼澼(自在)。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