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D18
一大早醒来看见数学老师发的语音,大致是测试中有道题原题有误,但是孩子按照正确的出题模式,求出了正确答案。让家长监督重新做一遍,并发来了图。我就按照要求做了,然后我越想越不对,就问孩子怎么回事?他说以前做过。脑海中闪过问号。因为昨天老师高兴的不得了,说孩子有天赋,圆的面积因版本不同就没讲过,可是他做完了,而且全对。今儿画风突变啊?
中午吃完饭,又说起这件事,儿子满不在乎的说:“那我再按错的做一遍呗”,“当时就知道出错了,原来的难”。我看着他,告诉他:“儿子,这题虽然出错了,是不是应该按照出题人的意思答题,对不对?你现在是换了一个题目,就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你做过,但是懒得做,就按照原有的答案抄了一遍;第二个可能就是你没认真审题,按照原有的思路做了”。他点点头,说就是没认真审题。我说:“我也相信你就是没认真审题。但是别人会怎么判断?”,我就给他分析别人的看法,轻者是没认真审题,按错题扣掉这一题分数;重者按抄袭论处,考试作废。而且会影响后续情况。他一听吓着了,说:“妈妈,我没抄就是没认真审题”,我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儿子,妈妈多次告诫过你“瓜田李下”,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让别人产生误解,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咱以后做题要认真审题,不要急于下笔”,他点点头“妈妈,我错了,我改,以后认真审题”。
院长说过:当孩子的行为有问题的时候,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行为上,不要用行为的方法去解决行为的问题,而应该上升到行为背后的问题高度。看着简单的一道题,背后反映出了儿子学习态度不认真,做事不严谨,以及懒散的问题。
人人都在诟病网课时,我们应该庆幸孩子有了和家长独处的机会,有了相互陪伴的的时候。这些问题他在校时可能也存在,但是因为住校往往被家长忽视了,网课只是把以前潜存的问题放大了,让家长可以及时关注到,引导孩子看清真相,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带领孩子向上。
你若懒怠,你若冬眠,雾霾正浓,寒意沉沉。你若播种,你若耕耘,春光正好,欣欣向荣。
愿我们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机会,陪伴孩子越过雾霾,走出黑暗,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