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吃着据说使人变傻的粉丝青菜肉圆汤,一边看《英国病人》,这是个长片,161分钟,但是我倒来倒去看,已经看了七个小时了,真累。
倒来倒去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每一句台词都不能错过,但是我现在的注意力和反应力似乎有点跟不上,心不在焉的感觉没看清楚。所以,经常的停顿、回放。当然,我下意识判断不是智力问题,而是这个电影的问题,太紧凑了。
一个因为恋人阵亡,挚友牺牲而濒临奔溃的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护士,甘愿留下来照顾一个来历不明的病人,放弃的姿态和不甘放弃的挣扎,在一个废弃的修道院里,展开两条爱的沿线。主线是汉娜在照顾英国病人的同时,和再次邂逅的英军中尉锡克族吉普的虐心爱情,辅线是艾莫西伯爵和凯萨琳的生死恋情。辅线强,主线弱,所以故事脉络清晰,但也不容易一次看明白。
两段爱情交相辉映,一段是至死不渝,一段是萍水相逢,起于浪漫营造,终于现实思考。可能是有意的对比,表达了在乱世中对爱的思考。前者这种爱情至上的想法有违于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宗旨啊,毕竟,这是二次大战的背景,是吧?后者更像二十一世纪的爱情,春风一度之后,要考虑现世安稳、门当户对之类的。
这只是一点小小的不理解,不纠结,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宠儿,即使受限于各种因素:种族、国界、阵营、时代、家庭,道德,但同时,似乎只有歌颂爱情才能避开政治正确的陷阱。看来余生也晚,余生也短,这个问题无解。
好电影都是很有情趣的,譬如幽默感,爱莫西说,我起错了名字。又自我感慨,一个匈牙利人,开英国飞机,加德国佬的油,在意大利,被当成英国病人;譬如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