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施其嘉创伤30讲,其中的一节叫做社会文化创伤。
社会文化创伤,主要讲咱们中国的社会文化创伤,这样的创伤施老师讲了两种,一种是重男轻女的风俗和文化,这种文化到现在都有痕迹,虽然杀死女婴的事情已经不如几十年前那么常见了,但是对女性的轻视仍然是随处可见,比如在山东,女性吃饭不能上桌。只能在灶下吃饭。我从我小时候的记忆讲起吧,我小时候看到我妈妈每年过年的时候,做一大桌子菜,只能当服务员,让客人们吃,她最后等客人们吃完了,她吃一些残羹冷菜,最后洗碗还是她,我那个时候常常看到这个情形,很愤怒,觉得很不公平,可是我也不能改变什么,好像家家都是这样,人们习以为常。我最多只能给妈妈帮些忙,减轻一些负担,我以为这些并不会影响到我自己作为女性的自尊,但后来在我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当我回顾的时候,我发现我潜移默化地传承了妈妈的忍辱负重,吃饭吃鱼头的肯定是我,最好的先留给儿子,其次是老公。实际上潜意识里是低自尊,觉得自己无足轻重。如果我不是因为学了心理学,然后意识到很多忽视的生活细节,都隐藏了我多少的低自尊,这些无意识也让我老公,可以任意对我发脾气和指责。
第二个社会文化创伤是儒家文化带来的创伤,儒家文化特别讲究纲常,下对上的孝顺强调的最多,维护上位者的利益,我们小时候家里的那个孩子没有挨过爸爸的打,不听话就是打,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没什么,创伤就这么在暗中影响着我们日后对权威的敢怒不敢言。包括我结婚后,我公公婆婆有时会住到我家里来,他们很多的行为,包括对孩子的行为,是我觉得非常不对的,但是我反对的话就很难说出口,有的时候我都无法理解我为什么就不能脱口而出那些话呢,就是说不出,直到我慢慢理解了我是怎么长大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未察觉的,除非我们具有觉察和反省的能力。听了这一节讲座,我突然间明白了我对权威的攻击性为什么那么难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