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的“挚友”风波
三月的广州,春意盎然。三八节当日,女儿的一位异地男网友赶来与她相聚。他们一同吃饭、逛街、唱K,还合拍了大头贴留念。事后,两人满心欢喜地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些美好的瞬间,怎料却引发了亲友们的诸多猜测,大家纷纷怀疑这是不是女儿在“官宣恋情”。
为了消除误会,女儿赶忙在动态下方补充说明:“BFF for 381 days”,意思是“永远的挚友,相识381天” 。我提醒她,这样的表述反而略显暧昧;同时,得知她用自己的身份证帮对方寄快递,我不禁批评了她。女儿却倔强地回应:“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此坚决,我只能暂且按下内心的担忧。
然而,这段号称“永远”的友谊,仅仅维系了短短两周。三月底,女儿在与我的视频通话中告知,她已经删掉了那位男网友。“当时我们明明约好第二天出去玩,可他居然迟到了整整一小时,根本没有任何理由,纯粹就是睡过头了。”她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当时没有把生气表现出来,可后来越想越气,就屏蔽了他的朋友圈。他发现后发消息来问怎么回事,我就给他发了长长的一段话,随后便直接把他删了。”
我心中不禁有些诧异,但也明白,青春期孩子眼中的“永远”,往往如梦幻泡影般短暂,而女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如何确立人际边界。
心动的幻灭与成长
其实,女儿心中真正在意的是她的一位男同学。寒假时,她曾满脸欢喜地跟我提起他:“他长得很帅,而且像爸爸一样稳重可靠。”我赶忙提醒她,找男朋友不能仅仅看重外表,她听后点点头,眼神依然亮晶晶。
然而,开学后,剧情急转直下。她向来讨厌的女同学,与那位男生越走越近,甚至还帮他签到。而更让女儿感到无比失落的,是一次课题合作。为了这次合作,女儿不辞辛劳,不仅精心为全组同学制作了精美的PPT,还特意为那位男同学额外准备了一份的演讲资料,并且为了不让对方察觉自己的心意,故作轻松地说“顺手做的”。可那位男生不仅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没有,演讲时更是因为没有提前查看资料,导致漏洞百出,状况连连。
“原来他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啊。”女儿蜷缩在沙发的一角,轻声嘟囔着,声音里满是失落与无奈。我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说:“能够和你讨厌的人走得如此亲近,这就说明你们在本质上就不是一类人。”
朋友也说:“谈恋爱就得做好可能分手的准备。”的确,恋爱的结果无非就两种,要么携手相伴步入婚姻;要么各自分开,走向不同的人生。如果害怕在感情中受到伤害,就不要轻易动心。
女儿轻轻摇头,有些难过地说:“我不是遗憾这段感情没有结果,而是痛心自己的真心被辜负了。”
疗愈之旅:家的温度
那段时间,女儿的心情格外低落,我本打算去看她,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后来,她自行前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的帮助。回来后,感觉“如获新生”。
清明假期,我终于带着儿子前往广州与女儿相聚。然而,行程匆匆,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交谈。
两周前的周日深夜,女儿突然发来消息:“妈妈,我明天回家——你别激动哈,我就是最近太累了,想回家歇歇。”
我连忙表示反对:“外公刚刚病愈,正需要静养,你现在回来,可能会给他增加的心理负担;而且,你只是因为年纪还小,经历的事情不够多,所以遇到点事就容易觉得累,等你慢慢长大,经历多了,就会好起来的。”但最终,我还是妥协了,只是叮嘱她对外就说回来看望外公。
回到家的这几天,女儿就像倦鸟归巢,尽情享受着家的温暖与宁静:她去做经络理疗,放松身心;前往乡下看望爷爷,参加热闹非凡的庙会,感受家乡的烟火气息;品尝我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大快朵颐;舒舒服服地睡懒觉,让疲惫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剩下的时间,则练练琴,看看书。
这两天,我尽量陪着她,无论是在温馨的餐桌上,还是在行驶的汽车里,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畅聊。
当再次提起那个“跌落神坛”的男生时,她又列出他我所不知道的不堪,有些懊恼:“我当时不了解他的情况,有点傻。”
她还向我透露,那个所谓的“挚友”,曾动员她去他所在的城市游玩,并且叮嘱她不要告诉我,还抱怨说“你妈管太多了”。女儿毫不示弱地怼他:“我肯定要跟我妈说呀!”非常庆幸,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和顺畅的沟通,女儿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不会让自己的人生偏离正常的轨道。
仅仅不到48小时的全身心放松,加上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关爱,如同给女儿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让她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返校那天,她拖着行李箱,步伐轻盈,背影看起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婚恋教育的思考
一位网友曾善意地建议我,要加强对孩子的婚恋教育。其实,《大学》有言:“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作为母亲,我深知自己很难有一套系统、全面的理论来指导女儿应对复杂的感情问题,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当具体的事情发生时,与她一起探讨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保持独立,不依附他人,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追求幸福,不轻易放弃心中的美好;管理情绪,不被感情左右,做情绪的主人。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忽然由衷地感激文字的力量——它宛如一根神奇的丝线,将那些零散的片段巧妙地串联成珠,让我更加清晰地看清女儿的成长轨迹:她在不断试错中学会了如何识人,在失落的经历中懂得了自爱的重要性。而我所能做的,便是在她跌倒时张开温暖的双臂给予拥抱,在她展翅飞翔时默默地在背后目送她渐行渐远,为她祝福,为她骄傲。
(结尾增补)
窗外的龙眼树已开花结果,枝头缀满了小小的浅绿色果实,虽然未显山露水,却叫人期待丰收的清脆香甜;树下是密匝匝的落花,看着叫人心疼,却也无奈,这毕竟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我静静地伫立在窗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芳馥,那是春天与成长交织的独特味道。我的小女孩,正在这一次次心事的抽枝发芽中,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逐渐长成坚韧的模样,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