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个“老鼠人”的说法。这类人大多无业,蜗居生活,依靠短视频追剧填满空闲时间。他们每天最大的运动量就是在床上边刷手机边翻来覆去,床能不下就不下。
时间越久,他们就越不愿意出门,甚至丧失了社交和工作的能力。躺在家里,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社交的束缚,虽然安逸,但也是毁掉一个人的温柔陷阱。一旦习惯躺平,就会慢慢发展成摆烂,到时想改就很难了。
很多自由撰稿的工作者,他们很多对自己都有一个要求:绝不在家工作。现在看来,每天出门,非常有必要。
其实我也有一段时间喜欢居家,总是控制不住偷懒,一会儿看看视频,一会要吃点零食。经常是一眨眼一天就过完了,什么要紧的事都没干成。
自觉和自律的确很难,所以我们更需要走出去,寻求他律。置身于奋进的办公室,你无暇摸鱼;身处专注的图书馆,你无法懈怠;面对热血的健身房,你无以偷懒。
生活中,很多人状态不好,根源就是压抑太久了。常年不晒太阳不吹风,不是把自己关在格子间,就是一天天窝在家里。外界的能量进不来,而自己本就不足的精气神也会很快就被耗光。
生活是讲究磁场的,能量是需要交换的。足不出户,人自己就会把自己憋出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