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去陉山看拍摄抗日剧《许昌保卫战》。
在陉山地质公园里,瑟瑟寒风挡不住人们的好奇心,在拍摄抗日剧的地方,黑压压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
拍剧需要的战壕和碉堡是在夏季就修好的。现在有工作人员把黑色的碳粉用力摔在碉堡上,留下一个个不规则的黑色印痕,像是炮弹炸过后的黑色痕迹,他们还把黑黑的碳粉洒在战壕上,一块块的黑色,再加上点起的小小的一堆堆的火苗,真像影视剧里的战场。
拍摄的时候更有意思,远远地只见一个士兵没有任何症兆地突然上半身就倒在了战壕上,还有个士兵整个身体一下子就躺在了战壕上,这就算是牺牲了?还有个士兵喊着“冲啊”就跑了出来,刚跑了几步,冲出来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就立刻停止不跑了。
整个拍摄过程没有音响,就像玩游游戏似的就拍摄完了,这和人们常见的影视剧效果不一样,搞得围观群众纷纷说到:“就是这样拍的呀!这么假呀!”有内行的观众就赶紧补充道:“这人家后期还配音配特效类。”
后来战壕里轰轰的爆炸声和一团团的硝烟火光以及哒哒哒哒咚咚咚咚的枪炮声弥补了人们对战火纷飞场面的好奇:“这跟电影电视里一样,像真的!”
真的假的边界好像没有要求了。
看过拍摄现场后,想起影视剧里那么长时间的炮声隆隆战火燃烧,子弹咻咻的场面,在拍摄时原来只有短短的一分钟或几十秒,人们都叹服:“现在的人真能!”
在具体的事情具体的情况下内行人的智慧总是令外行人仰慕的。
和技术的高效相比,那些演员们的群体表演就很不容易,在三九寒天里一直冻着,准备半晌,拍摄时间只有几分钟,就像炮火的拍摄镜头一样。
看过影视剧拍摄,让我感叹最多的是:科技推动着人们的生活发展,但是人们对待事情工作的态度和做法永远不变:台上一分钟,台下许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