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老牛 图/网络
-1-
“顾客给我说这次产品比之前溶解度好了很多,是什么原因呢?
微信上收到一段母婴店老板娘语音询问。
“一般情况,冲泡手法均匀,包括器皿干净,水温合适等因素都会导致溶解度相对好一点。”我这样回答到。
“我跟顾客解释了,她还是反复强调比上一罐好溶解什么的,我说如果不放心可以打400电话查下真假......"她又说到。
本来问题很简单,一下话题转到了真假上,这样结果就不是轻易能够控制的。
面对消费者的问题,我一直都觉得“攻心为上”,不要去把问题扩大化,能简单解决最好立即解决。
在这个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有时候往往我们过于仔细,或者过于一心要服务好客户的心理导致了问题发生变化,其实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结合今天这个案例我想说说消费者的心理。
-2-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买一样东西,你挑了很多家,总是有种怀疑心理:“老板到底挣了我多少钱?“于是拼命的还价,最后东西没买成还耽误了好久。
我买东西有个习惯:不瞎扯,不闲逛!奔着主题,看上的直接拿走不废话!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真二,是钱多吗?”不是我有钱,只是我坚信一句话: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世上永远都是买不足,卖不足的心理,与其耽误那么多砍价时间,还不如去干点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情,岂不是更有价值吗?
作家李尚龙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次他去停车,没有选择人行道上收费更便宜的人工车位上,而是选择了地下停车场更贵的自助缴费车位上。他的朋友不解,于是龙哥带着他朋友把车停在了人工车位上,回来缴费时他朋友却因为时间计费分歧和收费员争吵了起来,到底差额是多少呢?其实仅仅只多出来十来块钱。
他朋友瞬间一肚子火!
龙哥赶紧付钱推着他朋友上车,路上他问朋友心情怎么样?这时朋友才明白龙哥为什么每次都选择更贵的自助缴费停车场了。
回到前面这个问题,假如店老板这样说:“哇,你真有经验!我每次给宝宝冲泡就是因为不太会弄导致溶解度每次都不是太好,所以后来就给宝宝干吃了。快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相信这样聊完以后,这名顾客不仅问题没有心情还会非常不错!说不定这位顾客可能还会和老板做成好朋友,以后只要有新的经验都会来分享一通。
-3-
再说一种心理,当一件商品给你一个特大优惠时,请注意这个优惠在平时是怎么都不可能做到的时候,这一刻你是什么心理?
“会不会是假的?会不会有问题?”
总之是一千个不放心,这就是消费者心理,价格高了说商家黑心,优惠多了怀疑产品有问题。到底什么价位合适了?其实没有消费者能拿得准。
所谓的捡了便宜,不过是商家制造的一个“心理假象”而已。早知道,商人,商业赚钱和利润才是最真实的目的,其他的一切都是促进你成交的障眼法手段。
-4-
如今的母婴店,产品种类、服务项目是越来越多,老板有太多事情要忙,所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要理解门店在处理一些问题上的不成熟,只要做到积累经验,举一反三,那么我相信总有做到更好的那一刻。
好了,今天的问题解答就到这里。
祝伙伴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