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中,现在依然有记忆的还有几个呢?
老师A,我们本村的一位女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一头当时较为时髦的卷发,虽然她的样貌早已不记得,但是走路一身干练的样子却是农村里极少见的,同时,她对待教学极为严格,对于我们这些调皮鬼们格外严厉,格外上心,背课文背不过,不让回家吃饭,啥时背过再说,要不,就是拿教鞭打手心,逼着你长记性。
去年过年回老家,还和小学时的同学聊起过她,同学依然对于老师当年打自己手心的事情记忆尤新,那时候,因他挨老师教鞭的次数较多,为此,有一次他偷偷把老师的教鞭给丢掉了。
没想到,很快有人揭发了他,老师直到后,火冒三丈,让他回家重新拿一根又细又长的柳条来,自然,他的手再次经历惨痛的折磨,以至于直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时的疼痛,那时上学的点点滴滴他依然记得一清二楚。
当然,老师也有温柔的一面,刚开始写作文时,大家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去写。她呢,就引导大家从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写起,就让大家以鸡下蛋写一篇作文。鸡下蛋,多么熟悉的场景,但是,要写出整个过程,却非常不容易。于是,她开始一点一点地带领大家输出,鸡下蛋前的表现,下蛋中的表情,下蛋后的表现等,一步步,终于,一篇作文在她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出来了,枯燥的文字一下子有了灵气,也有意思多了,大家也对写作文信心倍增。
老师B,当过2年的校长,是个音乐爱好者,平常我们的音乐课都由他负责。而学校里唯一的音乐器材就是一台老式脚踏式风琴,又大又笨重,每次上音乐课时,几个同学去把他抬出来,下课后再抬回老师的办公室。可能因为自身对音乐没有多大兴趣的缘故,那时候老师教了什么歌,没有记住几首,只记得那台又大又重的风琴。多亏那时没有楼梯,要搬到楼上楼下,那估计连歌也唱不出来了。
记得那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上面要求各校准备节目进行比赛,为此,他一个人挑起训练的重任,挑了几首歌曲,连着几个星期,每天上午、下午带领大家一起练习大合唱,一开始,走调的,唱不整齐的,高潮低潮分不清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他,为了训练大家,一遍有一遍,从外面借了个背肩的手风琴,边拉边教,今天教好了,明天同样的问题又出来了,没办法,只能再教,他的肩膀被手风琴磨破了,依然坚持着。
就这样,在他的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与教导下,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而这样的成绩,自然离不开他的辛苦付出。如今,保卫黄河这首歌,依然能够唤起我的豪情。
那几年,我们村里的苹果买的比较火,校长也看到了这个商机,就收购了一批苹果去买,结果、结果可想而知,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水,看似平静的水面,底下有多少波涛汹涌,也知道经历过得人才知道。第三年,校长便离开了我们这个村子,离开了他的伤心地,去了外校,也不知道是生意的失败打击了他,还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