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次内容说了学懂。看似空洞其实是纲。
门纲目科属种,这是生物的分类方法。不过很多人会少算一个就是界。生物学一般分三界: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这和咱们常说三界众生不是一回事。
再往上应该还有,叫什么不知道。比如太阳系的生物,半人马座生物。刘慈欣小说里的三体人,应该就不归属于地球上的生物三界。三体人可以自己脱水,熬过残酷的生存环境。等生态环境好了,浸水可以继续生长。
地球上的苔藓生物就是这种生存模式,但是苔藓是植物细胞,是带细胞壁的。要是三体人的细胞有细胞壁,那么就不可能有神经元这样的细胞。这仅是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三体人不能归属于地球生物三界。
懂,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学懂,另一方面是练懂。
学懂是听课。当然了,由于晚上作业多,在老师讲课时候,自己却和庄周翩翩飞翔,基本没听。但是自己认真阅读课本,把内容看明白理解透彻,也是学懂。
两种效果一样。只不过自己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效率更高而已。
小学初中高中,老师讲课的方式也不一样。小学阶段,老师是反复讲,讲很多遍。初中老师是全部讲,但是只讲一遍。高中老师只讲难点重点。大学老师吗?我上大学那一阵子,老师上课海阔天空什么都讲,就是不讲教材。教材必须买,是自己自学考试用的。
所以,会学听讲,就要从初中开始了。这是学会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一个人在上面讲,你在下面听。除非这个人非常幽默,包袱频出,否则二十分钟后,就听不进去了。
不服气的话,自己可以去实验。最简单的实验,是去哪个世界最高峰平台,随便找一个频道听一段。
听完了,觉得自己都听懂了。然后自己把你听的这段主要内容自己记录下来。然后再次听这一段,就会发现,自己会有很多细节没有听全。
自己就会奇怪了。我听得很认真呀!怎么还有这么多内容没留心没注意呢?
不要怀疑自己,因为这是正常的思维习惯。就是看似很认真很专注,仅仅是因为思维一直处于同一波段,不自觉中,就会休眠一阵子。
于是乎,有经验的老师在讲课时候,会不断改变讲话节奏,变化语气和声调。就是为了让学生不断改变思维波段。
面对这么多学生,老师能做的怕是只能这样了吧。总不能逼着老师在课堂上天天说相声吧!
所以,学生自己要学会听讲。
怎样听讲?就是带着问题听老师讲。
怎么带问题?就是预习。
预习可是一门学问。很多学生都听说过预习是个法宝。但是还真不会预习。
因为不知道要预习什么?怎么预习?
预习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找到第二天老师要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自己应该去认真听哪一部分?然后带着这些内容去听听老师怎么讲清楚,理解透。
明天好多课呀!这得花多少时间呀!
哎,想多了吧!预习所用时间很少就行。
到了初中,一般学生都具备了普通阅读能力。汉字阅读,每分钟三百字不难。公式阅读,每分钟一个也不是大问题。初中每天老师讲课最多是五节课。所讲内容汉字部分不会超过千字,所讲公式不会超过三个。这样统算起来,初中生每天预习时间十五分钟足够。
预习是要提出来问题,不是解决问题。
这样说很空洞,就拿生物开涮了!
期中考完试就要学第三单元了。人教版生物的第三单元是《生物圈的绿色植物》。
这个题目要留心一下,绿色和植物。10秒。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留心那些俩字,这是要分类。10秒。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留心,都不熟悉。8秒。
开头是一问题框,想一想,议一议。这个老师可能不讲,要看明白。水中有藻类,显微镜下是植物。自己没用显微镜看过。要是老师明天有显微镜下的图片,得用心看看老师怎么说。30秒。
接下来是一个学习提示,扫两眼。10秒。
然后说藻类是在水中,有单细胞多细胞,有多种颜色。这个听老师怎么讲。30秒。
接着是个观察与思考。这个不看,老师会重点说。自己要跟着老师思路走。15秒。
最后是黑字提示,藻类没有根茎叶分化。啥意思?重点听。15秒。
合上课本。
明天生物课,要学藻类。在水中,显微镜下有照片。没有根茎叶分化。15秒。
预习完毕!
现在学生预习更方便了。每一课都会有预习作业。很简单,预习过之后就能做。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把上面的预习内容看完之后,再去做这些预习题。万不可用做预习题代替预习。
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