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刷到一则视频,一个清华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分享了他取得成功的心得——每天读一百五十页书,寒来暑往,从未间断,一直坚持了二十年。
刚开始,因为处境艰难,他怕自己每天会不自觉地胡思乱想,所以强迫自己读书来驱逐这些杂念,慢慢地,他感觉每天读一百五十页书很有收获,其间还可以写一写心得,积累属于自己的文字。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每天工作多累,时间多晚 ,他都在简陋的居所里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这样的坚持,他一做就是二十年,并且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心得。正是这样持续不断地专注,二十年后,时间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让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俗语云 ,坚持不懈是法宝,勤能补拙有奇效。专注 ,持之以恒,勤于训练,善于忍耐,这些都是人类的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畅销书作家水木然也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专注、专注、再专注,一定可以创造奇迹,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坚持做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名。
可是在当下要想专注地做一件事情,还真是不太容易,真可谓阻力重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需要我们关注的事情太多了。
那些眼花缭乱的标题,那些绚烂多姿的画面,我们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两只眼睛都不晓得往哪里瞅了。
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不由自主地被一些新闻、文案、视频、娱乐节目等等吸引,时间不知不觉地就从指缝间溜走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究一事无成。
而能够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做一件事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少之又少,可谓寥若晨星 。多数人都掉进了即时满足的陷阱,不断追求短期快感,难以忍受长期投入的延迟回报。
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无论风雨,无论病痛,每天不停歇地做着自己认定的那件事情,像愚公移山似的毫不动摇,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取得成功呢?就连上帝都要被这种坚韧精神感动的吧!
我们普通人要想实践这种专注的宝贵精神,不妨采取以下几点策略。a设定最小行动单元。比如每天读10页书,写100字心得,降低启动门槛。b建立正反馈机制。记录进度(比如打卡),用可视化成果激励自己。c主动屏蔽干扰。关闭手机通知,划分专注时间段(如番茄钟)。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专注力已成为稀缺资源,而真正的成功,往往源于对“简单动作”的长期重复——正如这位清华教授用二十年证明:时间终会奖励那些甘于沉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