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多久没有好好的写点东西了。
今天有点难过,所以想写一下。
最近我经常在不经意间陷入沉思,思考着这些年的得与失。
我在刻意的观察着生活,修炼着人情世故,但总是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常感无力。
我开始渐渐地发现,有些事情,力所能及。而另一些事情,总是眼睁睁的看着,却无力回天。
人力有穷尽,最近的局限和边界,显得异常的清晰。
当我认知越来越高的时候,我开始发现,很多事情,真的变成了眼高手低。
很多事情,知道但做不到。
很多事情,期望很高,实践效果很弱。
当年夸下的海口的,我在认真的复盘,到底对还是不对?
很多我原来以为的认知,逐渐地在被我自己一点一滴的打碎重建。
我以前常常陷入事情的片面,武断的判断。
后来,我有刻意的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现在,我更加理解到事物的错综复杂性,很多事情往往不仅仅是1个、2个、3个因素来决定,更多可能是10个以上的因素影响的。
其中,我们有可能因为运气的缘故,发现其中最关键的几个因素。但也有很大的概率,我们没能深入思考,以至于错过了很多的发现。
人的大脑,非常偏向于低能耗模式,偏爱消费(不动脑思考),偷懒等。
这个是基因与生俱来的,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储存战略资源(能量)。
然而,如果想要超越常人的成功,那么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可真正能支付得起这些的代价的,又有几个人呢?
十大商人里面,没有几个人的经历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都是坎坷一生,操劳一生的。
这些,早该被我总结出来的规律,却到现在,我才醒悟,认识到。
命运,曾经是我不太相信的东西。
现在,我开始相信有气运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明明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就是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错过机缘。
这几年,我开始感到有些累了,累在精神。
从19年1月,到25年5月,六年了。我终于在商业一途有了一些专家的感觉,但因为深入研究,我也真正发现了这里面的深度、难度、复杂度。
与此同时,这些年,交了很多学费了。
我应该找个时间,来向社会,向家人们,交一份毕业设计论文的答卷。
有了AI的帮助,说不定,更加迅速的能完成。
输出的产品,可以是代码,也可以是书或者课。
想来,在写东西这方面,我开始积累的时间,或许比全职创业的时间更早。
但,我一直没有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个方法真的很好,但是他需要的资源也是天文数字。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
学习的方法有好几种:
1、费曼学习法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记忆宫殿法
4、刻意练习法
5、最佳实践模仿法
6、学习之道法(主题学习)
最近我经常更加实事求是的练习,我会问AI:一个事物的优点、缺点、前提条件、适用边界、以及本质分别是什么。更加深入的是,对于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景场合下面、不同的角色位置,本质均不一样。
这些对于我很容易学习和理解的事物,对于别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书(超级难理解、超级难学习)。
这些是我当了六年的CEO,刻意训练自己变成这样的。
现在,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别人看来,我就是不合群,不从众,孤傲?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时候,我很希望别人能理解我,但是经常性的,我解释不清楚一系列的背景知识。
更多的时候,是很少有人愿意花足够多的时间,给我进行讲解。
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注意力太稀缺了。
人们的耐心,也被算法训练的太少了。
好似,快节奏才是社会的主流了。
节奏,是一个好词,到底什么是快,什么是慢?
还有多少人,愿意坚持长期主义,又有多少人有条件做到长期主义?
现实的打击,让很多人撑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我是否要坚持和继续?
坚持什么?放弃什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有些人情世故,真的很难去教人。
和终身学习成长,并刻意改变自己的人一起成长,真的很开心。
情绪,这个是真的很难控制。
继续努力修炼吧,也许有一天,会感谢现在很努力的自己。
这个世界,找到一个能好好说说心里话的地方,真的好难了。
随着认知的成长,和环境情况的变化,挑战越来越难,越来越极限。
但突破极限之后,便是成长。
加油,你可以的,为自己打气。
这个世界,如果真的没有一个人能欣赏你自己,那么就让你自己来做这个人。
你真的做的很不错的,不断的努力成长,不断的挑战更高难度,不断的复盘改进迭代。
你的优秀和光芒,永远不会被埋没,加油。你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