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独居在离村
五百多米的窑洞
孩子们时常只能远远看到
他的背影在傍晚的昏黄下摇曳
为何总见那身影
那是村子里的所有牛
都必须赶在他的鞭子下
暮色七分时
向北把赵家的牛推进棚里
向南把张家的牛系到门边
那时他的声响如钟
却只回荡 “哞哞” 声
孩子们竟视他如牛
最壮实的那头
雨天许多牛不出去
他肯定要出去
一把木制大伞
龙骨跟他的胳膊一样粗壮
被他的大手牢牢撑起来
可是,再壮的牛都要倒下
他也倒下了
连同他的窑洞
在一场维持了十年的风雨里
皆倒了
皆没了
后记:
我与E君并不熟,我是那些孩子中的一员,经常听到他拉扯着嗓子喊“哞哞哞”,就知道牛群回村子了,他很高大有力,那个褐色木制伞,我还有印象试着去掂量过,又笨又大。
后来我离家去求学,十多年了,听母亲的消息说,赶牛人病倒了,窑洞塌了,彻底荒废了,E君就这样消失了,奇怪的是,E君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雨天的背影。
根本没想过写E君,会是他,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写了E君题目,他就钻入我的文字里,文字自然流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