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动车去济南,只有2个半小时。
一下火车,热浪扑面而来,看看手机的天气预报,26度,比青岛足足高了8度。
济南的春天比青岛早了大概有小半个月吧。
青岛这些日子,天天刮风,不下雨的日子,天上没有云彩,亮蓝亮蓝的。济南的天是一种不清亮的灰蓝色,空气里似乎裹了一些粉尘,不若青岛的空气通透。
济南行道树的叶子已遮蔽住天空,青岛的依旧是嫩芽儿。
进入市区,不知是杨花还是柳絮儿,轻盈的如雪花般的絮状物,扫过你的脸,落到你的头发上,衣襟上,有些调皮的往你的鼻孔里钻,惹得你打一个大大的喷嚏。
自古济南府,以泉水多出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古代的杨柳不分家,依水而生枝条绵柔低垂的为雌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垂柳,水柳;树身挺拔高耸,枝叶昂扬向上的为雄柳,也称旱杨柳,旱柳。
跟孩子汇合后,一起去了趵突泉公园。
因是假期,公园里的游人很多,自己不用分辨方向,跟着人流走即可。
我们应该是从北门进去,转到南门出来的。
靠西边是一弯活水形成的长长的小溪,水极清冽,可以看到绿色褐色的水藻。里面有各色鲤鱼穿游其中。
公园里的水边多植垂柳,丝丝袅袅,如绿色的清雾,再也没有比它更配这泉这水的植物了。万绿丛中,偶尔一树鲜明的碧桃横逸斜出,颇有惊艳的感觉。
因为是枯水期,看了几个泉子,比老舍先生笔下的气势减弱了不少。
天下第一名泉趵突泉,身处一个巨大的长方池中央,一边是游廊 另一边是一座仿古建筑。扶着栏杆,透过人墙,远远地观望。是三个并排的泉眼,汩汩地从中间往外冒水,要看到她冲高而上泻珠碎玉的华丽身恣,估计要到多雨的夏季才行。
趵突泉公园颇有古意韵致。这种味道是我在青岛所见不到的。
亭台楼阁,点缀精妙,小桥流水,浑然天成,翠竹成林,卓然不俗。文人墨客多有流连记载,更添文化品味。
此处名胜古迹甚多,若要细细鉴赏,估计需要一天的时间。
舟车劳顿,走马观花匆匆一瞥,留待以后有时间再来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