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就是利用一个支点,在一边施加一个动力,然后撬动另一边的物体。
施加动力的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而阻碍杠杆撬动的物体,到支点的距离,就叫阻力臂。
就像跷跷板,就是一个杠杆。
阻力臂不变的时候,杠杆的动力臂越长,就越省力,也就是说我用相同的力量,能够撬动的物体也就越多。
在我们生活中用杠杆原理,用好了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
比如很多企业负债经营,其实不是没有钱,而是想利用杠杆增加收益,
比如一个企业有一千万的资金,每年的收益率是10%,也就是每年能够赚到100万,如果从银行贷款1000万,利率是5%,那手里就有两千万,每年就是200万的收益,还掉给银行的利息,那也是150万的收益。
当然我这只是一个例子,具体利率肯定和我说的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就是用从银行贷款,只要自己的收益率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那就可以增加收益。
投资也是一样的,如果一家股票或者基金一直稳定上涨,那投入的本金越多,收益越高。
但是也是有限制的,如果无限制增加杠杆,那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会降低,比如说投资股票,投了所有的本金进去,但是一旦股市动荡,遇到熊市,那也将血本无归,公司经营也是一样的,如果负债过多的话,一旦公司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那也将承受巨大的负债压力。
所以说还是要理性思考,控制好杠杆的大小。
我们个人生活也是这样的,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在一个方向上做到极致,成为一个领域的大牛,将动力臂变长,那我们也将获得大量的收益。
比如说我是一个普通码农,只会增删改查,那工资可能达到年薪20万,
但如果钻研框架,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级工程师,那年薪可能是50万。
如果再继续钻研算法,架构,成为资深架构师,那年薪可能百万。
利用杠杆,在一个有前景,可持续发展的领域深耕,成为专家级的人物,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
就像在数学里,让数变大的时候,乘法比加法更容易放大一个数。
我们在同一个层次打好几份工,可以获得多份收益,但这积几份收益往往都不算高,这就是加法。
但如果我们在一个领域不断提高,那就是在做乘法,收益增长会快的多。
但有的人说可能达不到专家的程度,那总有人比自己差,需要咨询,我们可以尽力提升,慢慢的比之前高一个层次,就可以帮助下一个层次解决问题,再提高一个层次,又可以帮助之前层次的人解决问题,获得收益。
而且我们不但要钻研提高,还要想办法形成系统化的方法,比如相似的问题,找到他们的共性,利用这些共性来解决所有的相关问题,每次遇到相似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