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凌晨2点,我又失眠了,租的房子在二楼,一楼是一家餐馆,凌晨2点还在炒菜,我早已习惯,这家餐馆几乎是24小时全天无休式营业。
关紧窗户,依然能闻到浓烈的油烟味,锅铲碰撞铁锅的声音,厨子也被油烟味熏的咳嗽声,有时候我甚至都能闻出炒的是什么菜。
以前的我:我去,大半夜的炒菜,还让不让人睡觉了,真倒霉,租的房子摊在一家餐馆楼上,衣服晒出去收回来都是一股油烟味,尤其是毛巾,吸附力很强,味道最大。平时想开窗户通通气结果飘进来的是油烟味,炒菜总是放辣椒,经常被熏的眼睛疼,嗓子干,呛的人直咳嗽。
有一次,还是一个失眠夜,我听到楼下老板在打电话。下雨天,凌晨12点。
有客户在在他们家订了外卖,后厨把饭菜做好了,需要外卖人员把饭菜送到客户手上,而外卖人员有些懈怠了,不愿意大半夜的为了一单再出去跑一趟。
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后厨与外卖人员在协商,他在努力说服外卖人员去给客户送这一单。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说服成功,这件事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力。我第一次觉得楼下的餐馆没那么讨厌了。
对后厨来说:为了赚钱,只要有单子就接,不管白天黑夜;对外卖人员来说,只要客户下了单子,就得给别人送餐,不管中午凌晨、晴天雨天。
他们的活动,全部围绕客户展开,不能自己说了算。
我想:那位外卖人员最后还是选择去给客户送餐了吧,尽管很不情愿,尽管为自己的不情愿争取过。但,他失败了。
活在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不能自己说了算。
楼下餐馆的工作人员围绕客户为中心,我们呢,在以什么为中心,有没有自己说了算。
楼下餐馆的油烟味还在继续,有时和舍友调侃,你说他们这次炒的什么菜呢,闻起来还蛮香的呢。
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我们可以改变的是面对事情的心态。
知道了他们的不容易,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刻;多一份平和,少一份暴戾。
场景二
今年9月30号回家,我搭了姑姑的车回去。
从9月30号晚上9点出发,一直到10月1号晚上11点,本来6个小时的车程,由于国庆堵车用了26个小时。
堵车时,一晚上走的路程不超过一百公里,车道的最外面便是应急车道。
姑父说,走应急车道,如果被拍到的话,会有惩罚,扣6分,罚款200元。
依然有很多人铤而走险把车开到应急车道上去。
他们可能有如下想法:
1.反正天黑,拍不到我,拍不到我,拍不到我。——侥幸心理。
2.那么多人都用了,我也用。——从众心理。
3.反正现在没有紧急情况,车道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先在上面开着,走一段是一段,有紧急情况了我再让开。——侥幸心理+以自我为中心
应急车道是给消防车和救护车用的,扣6分加罚款200元的惩罚在交通违法中算是严重惩罚了,依然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
姑姑说:走应急车道的人都是急性子的。
是的,不仅仅是急性子,他们只急自己所急,只顾眼前利益,只顾自己一时爽,不会为长远考虑,不为他人考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们与我昨天讲的“三季人”很像。
堵车严重时,车子一动都不动,姑姑会为开车的姑父捶捶背捏捏肩,这些简单的小动作,最能体现人与人相处的温暖。
接着谈一谈我在堵车的时候都干了些啥吧,码了9月30号的晨读感悟,向Cathy宝宝申请全勤打卡,这篇小记也是在堵车时完成的。
在网易云音乐上听采铜老师讲书,《离经叛道》听了2遍,记下了一些感悟。
累的时候睡觉听音乐,清醒的时候码字听书,除了身体上坐车有些累,在心态上没有被遥遥无期的令人烦躁的堵车情绪绑架。
所以,堵车时,该做什么?
没有什么是写一篇文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写两篇。
保持心态上的平和,平和不意味着不去进取原地踏步,是在急躁的环境下依然保持自己的节奏,保持自己澄澈的初心,能不疾不徐地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外界环境、周围的人所干扰。
昨天的晨读感悟《三季人》提到,三季人是以自己的价值观看待世界,他们辄止于探索更大的世界,比如说第四季、第五季。
晋惠帝时期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活活饿死。从小锦衣玉食,娇养深宫的晋惠帝天真地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这个例子很经典,看完要呵呵了对吧,可怕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三季人”。
为了避免做三季人,我们也要不断突破自己,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牛人学习。不断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撕裂、突围。
也许是写晨读感悟的原因,开始对很多事情敏感起来,开始留意身边的小事、小感动,开始多思考,多想象。心态上也逐渐平和。去记录、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去珍惜。
这样的状态,我很喜欢。
最后,送首小诗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