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放学回家,顾不得放下书包,跑到我身边看着我说:“妈妈,我知道我们老师给你你打电话了。不过我和L已经和解了,我俩说好都不和家长讲打架的事儿。”
“但是,我想搞明白,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想联系一下他的家长,一起教你们该如何和别人相处,因为你俩老打架。” 我这边还憋着一肚子气呢,他俩竟然已经和好了?
“不要,你就别管了,我们也和班主任说了,我俩就是闹着玩,玩大了一点,现在没事啦。” 儿子再次重申。
“好,先不说这件事儿,你班主任说这几天你和人打了很多架,你能告诉我都是为什么吗?都是和谁打的?”
“没有呀,除了今天和L打的一架,昨天和M打一架,前天好像没和谁打架吧?我记不清楚了。” 儿子一脸迷茫,在他的小脑袋里,一天一架不算多呀?
“你这么兴奋,是不是和你玩黑神话游戏有关?你是不是在游戏里打爽了,在学校也以为是在游戏里呢?”我这个直性子的人,不会绕弯弯,只会直奔主题。
“不可能,在学校我能拿个棍子耍吗?学校怎么和游戏一样呢?差远了。”
“好,和游戏无关,那么就和你的情绪控制有关,你还得加强情绪控制,不能老是失控打架。”
“不,我不控制情绪,情绪能帮助我战胜对手。我个子矮,跑得慢,打不赢他们,但是我一发脾气,完全干爆他们。他们没脾气,很弱鸡。” 儿子似乎有点得意。
“啊,你发现了‘怒’的力量呀,这个发现很好,要是把这个力量用在学习上就很棒了。”我想引导他把这股“怒”的力量引导到学习上,但是没有契机,只用语言显得很苍白。
“我才不要,i will do what i want to do!”
接下去我该怎么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他了。
对于儿子,我完全接不住他。
我学了这么多年妈妈哲学,还是没有学到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