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十点零七分,城市的喧嚣渐隐,我骑着电动车穿梭于空旷的街道,为最后一单奶茶配送。不期然间,一个怀抱木吉他的流浪歌手闯入视线,避让不及,吉他弦断,一抹红意跃入眼帘,与我颈间弟弟失踪前留下的红绳遥相呼应。
同一时刻,高楼电梯内,苏青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加班至深夜,辛苦编写的程序未及保存;家中,母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双重打击让她心力交瘁。电梯内的童谣,熟悉而又遥远,那是她失踪弟弟的旋律,瞬间击碎了她内心的防线。监控显示,张伯,一个总在电梯口徘徊的老人,抱着铁盒匆匆离去,成为唯一的线索。
我们在地下通道偶遇,我的车灯、苏青的手机屏幕、张伯手中的烛光,三束微光在黑暗中交织,仿佛命运的指引。张伯的吉他,由养老院拆除的梧桐木制成,而那里,正是他妻子三十年前失踪的纺织厂旧址。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张伯的妻子、苏青的弟弟、我失踪的弟弟,都与那把梧桐木吉他上的断弦有着不解之缘。原来,那个雨夜,张伯的妻子为了保护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消失在了暴风雨中,而那个婴儿,正是我和苏青一直在寻找的亲人。
三个月后,苏青在纺织厂旧址开设了一家民宿,张伯成了那里的常客,用他收集的断弦制作琴弦标本,每一根都诉说着过往。一次暴雨夜,断弦在玻璃柜中突然响起,监控中,一位老妇人在梧桐树下轻轻拍手,那是张伯的妻子?还是我们心中那份不灭的希望?
为了留住这份奇迹,我们在民宿地下室打造了一间暗房,每当夜幕降临,那些被琴弦固定的光斑便会在墙上流动,宛如银河。有人在这里看到了亲人的微笑,有人听到了岁月的低语,而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梧桐木的魔力,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每一个失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