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儿高中学校的班主任在班级群里说周三学校组织学生办理高考app的绑定,这是高考前最后一次机会。老公不在郑州,我急忙找朋友开车把女儿接回郑州。
本来老师说上午学校带领学生去教育局办理,后来又说下午。下午我带着女儿去学校。门卫说疫情期间不允许家长进校,我把身份证给女儿让她进校去操场集合,我在外面等她。女儿却不肯进去,她说谁都不认识,连班主任都不认识。我说只用跟着大部队就可以了,女儿却执意不进,说在外面等着同学和老师出来。
我明白女儿还是胆怯,想依靠我,不禁有些失望,但是想想女儿至少已经敢平静坦然地站在这里了。去年11月底那次回学校照相,女儿是推都推不进教室的,一直等到最后,就在门外站着不肯进去,照相的老师以为没人了,开始拆设备了,她还不肯进。把我气的拽着她进去了。再往前推算,高二会考时回学校采集指纹,我陪着女儿进入一楼大厅,女儿躲闪着人群,站在角落里,站立不安,背对着人群。回想这一年当中回学校的情景,女儿是一次比一次好了。要想让她一下子恢复的和正常人一样,也不太可能,慢慢会越来越好的。想到这里,我的心平静了。
到了教育局门口,女儿手里拿着身份证和考生号,叮嘱着我注意手机,保持联系,看来女儿是打算自己一个人去办理的。但是因为排队的学校和学生太多,下午无法办理,只能回家等待另行通知。
女儿说去德克士坐一会,坐下来以后,女儿滔滔不绝地讲起班级的同学和老师,讲起她的新生活。我放下手机认真听着,分享着她的喜悦。心然老师昨天发微信问我女儿进入集体这几天怎么样?我简单讲了女儿的情况。心然老师说“非常好,这次回学校对她来说是跨越式的提升,女儿能融入集体,走进人群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这次如果回来,多倾听她分享学校的喜悦,然后恭喜,祝贺她。”非常感谢心然老师的提醒,因为有时欣喜过后慢慢就觉得理所应当了,往往疏忽了对孩子的肯定。
听着女儿的讲述,我肯定她人缘好,会处理人际关系,这么快就融入了集体。女儿谦虚地说“主要是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好。”女儿急切地想回学校,要求我找车把她送回去。我说也许明天就通知办理了,女儿说什么时候通知了再回来。女儿口口声声爱学习,想回学校,其实我明白她只是想回到集体,和大家开心地一起玩。看透不说透,我只是笑笑,让她再等一天。
下午给老公打电话,老公问星期天女儿回来了没有,我说没有,但昨天因为办理高考的事情,我把她接回来了。今天没办成,等明天通知。老公马上说“她不准备回去了吗?你不能让她在家呀,马上把她送回学校!”我气得无话可说,今晚送回学校,如果明天上午就可以办理,我再找人去接她回来吗?来回两个小时,如果耽误办理怎么办?老公又问:“她回来带书了没有?耽误的课怎么办?你和班主任沟通了没有,孩子表现得怎么样?早自习有没有起床?班里学习氛围怎么样?最近有没有考试?孩子班级的钉钉群,你能不能把我拉进去,让我看看孩子的上课情况”……(此处略去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