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了一篇网名为《父亲魂归复旦》的文章,写的是一个父亲,1960年参加高考,没接到大学通知,老老实实在家务农代课受屈辱,一直到二十六年后遇到了自己当年的班主任,老班主任很不解地问:“你考上复旦为啥不去?”
四十六岁的父亲五雷轰顶。
原来,通知书被公社书记截留,以这学生的母亲是地主身份为理由,大学通知书没发下来。
父亲一路流泪去公社,原书记早死了,知道缘由的都摇头唏嘘不已。县里为这事开证明去函复旦,复旦回复:当年我们发了通知,他不来报道,视为自动放弃,如今,虽有客观原因,但是现在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是二十来岁的人,他年龄过大,还是当地政府给他做好安抚工作为好。
那一年,老父亲以全县第二的成绩由代课老师转为真正的人民教师。
后来,退休的老父亲跟随儿子工作的城市生活,一有闲暇就去当地的大学校园转悠,那个没发下来的复旦通知书是老父亲永远的心痛,他倒在了大学的校园。
老父亲过世,作者顿悟,后悔没在父亲有生之年了却复旦梦。终于在外甥女说梦到了外公带她参观复旦,描绘校园里的图书馆等建筑物,从未关注过复旦大学校园的外甥女说得一点不差,作者才带着外甥女,手捧父亲的遗像参观了复旦校园。在那所梦里的图书馆前,有大学生问这是咋回事,作者说那是他们的老学长,以及老学长背后的故事,大学生们泪奔,向遗像鞠躬。
老父亲的遗像燃在了复旦的图书楼前,老父亲的魂永远留在了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愿老父亲在复旦校园魂安。
感谢网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