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安133赵欣,一名县城教师,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参加了互加计划教育信息化2.0素养提升班,使用这个假期在休息之余得到了额外的充电机会。本次学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教育APP应时而生,解决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处理一些抽象教学中,利用格式各样的教学软件能够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教学。本次阶段性的学习,即将结束,未来的教育事业还很长,更加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不断的自我充电,自我进修,这样能够给学生带来更生动的课堂,让学生爱上学习,利用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的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教育战线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切实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实际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教育战线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提升。
那么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就相当于增加了一条快车道,任何事物的发展想要实现超越,都要走一些快速路,超越传统的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提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以教育为突出阵地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互联网+"可能对教育产生深入骨髓的影响,会促进新教育生态的重建。技在进步,时代在变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培养今天的新人,就可能让他们失去明天。所以,我们应该尽力应用互联网技术帮助解决一些传统教育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一些传统教育模式下做不到的对学习者有益的事情。
在信息时代,知识和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本身的激增、剧变、更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学科渗透、交叉,使得人类的一切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冲击和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马化腾就曾公开表示:"下一个能超过BAT的千亿美金市值公司将会出自AI+教育领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 是近年来最火的一个科技领域了,目前在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它的痕迹,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各种应用以及我们身边的汽车,处理器等等。
但是严格来说,目前所有出现的人工智能都属于弱人工智能。
AI从应用方面讲,就是通过算法+海量数据,让AI程序能自己做出正确判断,并能主动做出相应的操作。
AI+教育
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无法简单复制,但通过AI可以探寻老师日常教学的特点,并形成规范,从而实现模拟。比如AI曾学习一个人的说话特点、语气和方式,然后来跟他的妻子互联网聊天,他的妻子竟分辨不出。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应用在教学中。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是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也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和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培训是我的荣幸!我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