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言:不打不相识。后赵的将军王擢对自己的老对手前凉,就是这种复杂的情感。被前凉打败以后,石虎暂时偃旗息鼓,让王擢先别回后赵,就在陇西屯兵驻扎,修整兵马。王擢这边刚安顿下来,前秦人苻雄又来把已经疲惫至极的后赵军队暴打了一顿。前秦政权在我们这个系列里,这是第一次出场,所以我们这里先简单提一下。严格说来这个时候,前秦还没有正式建立,苻雄是前秦的宗室成员,后面他就相当于开国元老这样的地位。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地表最强大的割据政权,它曾经有很大的机会统一整个北方。挨了前秦一记闷棍的王擢这下受不了啦,两边都打我!这怎么办呀?干脆不管后赵石虎那边儿了,先解决目前最紧要的问题,就投奔前凉吧!跟张重华混,起码还有口饭吃,不然自己一个光杆司令在人家地盘上无依无靠,就剩下等死了。
张重华听说前方大将来投,都乐开花啦。王将军弃暗投明,我必当与你肝胆相照。他对王擢带来的人好吃好喝地招待,一些高级的将领还给配了车子分了房子。不仅如此,他又立刻增派人马一万五千,配合王擢反攻前秦。然而,这次前凉碰上硬茬子了。当然也可能王擢的水平不如谢艾,他和前秦这一仗打得又像当初跟前凉似的,只剩他自个儿,单枪匹马跑回来了。张重华派去增援的人全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前凉君臣直接傻眼了。怎么这前秦开局就这么猛吗?张重华既心痛又惋惜,可怜我那一万多大凉的子弟兵啊!他亲自披麻戴素,白衣白帽,哭祭这些阵亡的将士,派人送钱送东西慰问他们的亲属。张重华这会儿心里憋着一股气,没过多久他再一次调兵给王擢,让他去打秦州。之前那片儿失地,爱卿你去替寡人收回来。王擢拍着胸脯保证,不蒸馒头争口气,一定给殿下您把上回那仇报了。哀兵必胜,这一趟前凉果真把秦州给打下来了。
公元349年,张重华即位的七年以后,发生了一件大事。经历了宫廷斗争、父子相残的后赵那位恶名远扬的暴君石虎,在这一年病死了。石虎统治下的后赵,一直是前凉的心腹大患,没事儿就来约架,那些仗基本都是跟他打的。张重华一听这个消息,那真是喜出望外啊!我的春天要来了。他赶紧写信给东晋朝廷,我一直尽力帮陛下抵御后赵的疯狂进攻,您看我这两年让石虎打成什么样了,太委屈啦!现在这老小子终于死了,您得给个说法,给我做主。他这意思就是希望朝廷看自己劳苦功高,能给个封号啥的,最好这话由东晋皇帝嘴里说出来,直接封我当凉王得了,以后我也不用自称假凉王了,当真的多好。结果这朝廷不知道是看出来张重华的意图了不想封他凉王,还是皇上太抠搜,只给他封了个凉州牧。
张重华一看回信简直气得不行呀,我天天替你玩命打后赵,你现在给我一个州牧就打发啦?他就有点闹情绪了,没事就找茬发脾气。东晋派来的使者要给他颁发皇帝封他当凉州牧的的诏书,他也找借口不见。寡人有疾,寡人头疼,改天再说吧。但是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张重华实在气不过,就派了个亲信去找东晋使者评理。我们主公难道还不如鲜卑的慕容皝吗,他都封王了,凭什么我们才给个州牧呀?从这儿咱们就能看出来,张重华这位前凉之主到底还是年轻,血气方刚。你跟人朝廷的人评理,人能不向着朝廷,向着皇上说话么?咱人在世上,很难谋求绝对的公平,那些受过的委屈,最后都会成为我们待人处事的经验。
果不其然,人使者更贼,几句话就给顶回来了。人说啊,晋承汉制,异姓不可称王。九州之内,爵位顶天封到公爵。鲜卑是异族,不按这个惯例来。也就是说皇上拿慕容家当外人,所以慕容皝可以封王;拿你凉州张家当自己人,所以不给你张重华封王。你要跟鲜卑人比,那就自降身份了。况且如果现在就给你封了王,以后你荡平天下,复迎天子还都洛阳,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那不就没啥能给你封的了么?放心,好好干,朝廷亏待不了你。
我估计张重华听了这话得当场吐血。你这使者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话说到这儿就不能再继续了,张重华也没办法,但他从此就渐渐地失去了斗志,还扫平北方,让皇上回洛阳才给我封王,那猴年马月能实现呀?这饼画太大了,我咽不下。很快,他那些生活情趣又拾起来了,每日流连后宫,筵饮歌舞,打牌赌钱,直接摆烂不玩儿啦。
张重华最终也没按朝廷的安排,受封凉州牧。因为他还没来得及面见使者,就忽然去世了,死时年仅27岁。张重华在位11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凉桓公。在凉州内部,称他为桓王。关于张重华的神秘死因,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生前是一幕又一幕惊险的战场交锋,他的身后留下了幼主即位的艰难开局。在他之后,一直风平浪静,还算精诚团结的前凉宗室,开启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残杀互斗与伦理惨剧。在风云际会的十六国乱世里,这番变故也使前凉国运由盛转衰。关于这个内容,我们下一讲再讲。(这句话朗读时重复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