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廉洁履职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为农村基层干部划定了履职红线,也指明了方向。
知法更要懂法:夯实廉洁履职的法治根基
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干部虽然参与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对具体工作中“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却含糊不清。这种一知半解的状态,不仅容易导致工作失误,更可能埋下廉洁风险的隐患。
农村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涉及土地管理、惠民政策落实、集体资产处置等诸多领域,每一项工作都与法律法规紧密相连。例如,在土地征收补偿工作中,如果基层干部对相关土地法规和补偿标准理解不透彻,就可能出现补偿分配不公、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损害群众利益,引发矛盾纠纷,甚至滋生腐败行为。
为了真正做到懂法善用,农村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准确把握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工作的边界和流程。同时,要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依法依规开展,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自知更要普知:营造廉洁履职的良好氛围
农村基层干部自身对廉洁履职有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是前提,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农村地区部分上了年纪的村民和村监人员,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廉洁履职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甚少。这就需要基层干部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工作,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基层干部可以利用村务公开栏、大喇叭、村民会议等传统方式,结合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廉洁履职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在宣传内容上,要注重通俗易懂,采用案例讲解、漫画、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讲述身边因不廉洁履职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的真实案例,让村民深刻认识到廉洁履职的重要性;以漫画的形式展示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的廉洁规范和禁止行为,增强宣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此外,要特别关注村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村监人员作为农村基层监督的重要力量,其业务能力和廉洁意识直接影响着监督工作的成效。定期组织村监人员参加廉洁履职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督水平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与基层干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生态。
严打更要联防:构建廉洁履职的长效机制
严厉打击农村基层干部的违规违法行为,对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震慑作用。然而,仅仅依靠事后的严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筑牢防范违规违法的“防火墙”,从根本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明确基层干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流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例如,在集体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建立严格的决策程序和公开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通过定期审计、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加强纪检监察、审计、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执纪的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基层监督力量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合力。此外,还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通过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及时提醒和纠正干部的不良倾向,做到防微杜渐。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是一项系统工程,“知法更要懂法”是基础,“自知更要普知”是保障,“严打更要联防”是关键。只有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基层干部才能切实做到廉洁从政、为民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让农村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