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裕峰改过后及第
【原文】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解读】
赵光远对钱明吾所有的批评和修改全部都虚心地接受了,越是受到批评,越是谦虚有加,越是心悦诚服,同时也根据钱明吾的意见迅速地修改自己的文章去了。名人都是十分谦虚的,都是能听进去别人所说的话的,也都敢于直接面对自己的错误。
谦虚沉稳能发达
【原文】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解读】
️谓谦受福,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得到福报。一方面,面对别人的时候,表现得谦虚一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行善。另一方面,也只有谦虚的人才会多多行善。
️智慧不同,智慧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能力,是真正用来解决问题的。当一个人的智慧被开启之后,这个人就会懂得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做人要谦虚、低调,做人要行善要积德等。当一个人真正地开启了智慧之后,那么浮躁的人就会沉淀下来,放肆的人也知道谦虚和收敛了。有道是“智慧一开,福德自来”,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张畏岩乡试不中致发怒
【原文】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
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道者曰:“闻作文,贵心平气和,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解读】
️有自信心的前提是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真实情况和处境,而非不知天高地厚地盲目自信。盲目的自信或是过度的自信那就应该是骄傲了。像写文章,最重要的是心平气和,现在听见你在这里骂人,心中愤愤不平的,文章怎么可能写好?所谓文如其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就很可能导致他的文章是什么样的风格。做学问写文章,贵在心平气和,只要心中一团和气,那么下笔自然就会如有神助。
️需要平常心的不光是写文章,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和行善的道理是一样的,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某种特定的结果,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有一个最美好的结果。
感悟反思:
修炼自己的平常心很重要,宠辱不惊。不会在辉煌的时候骄傲自大,也不会在落魄的时候自怨自艾。这点就像自己今年开始做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深有体会。和老公两个人一起共创的中年夫妻健康生活短视频账号,两个月中每个月都出来一篇爆款,出来以后马上伴随着违规处罚,甚至第二次都不明原因了。第一次被处罚的时候,其实我还是挺平常心的,可能就郁闷了这么一两天,重振旗鼓,当时处罚7天,我们还是每天用心去创作内容。第二次处罚,直接无理由无时间限制,这让我彻底崩溃了,没有平常心了。整整半个月,账号处于断更状态,甚至一度想放弃了。直到最近这段时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还是重新出发,就在前几天开始恢复更新了。
也非常感谢《了凡四训》这本书,陪伴我度过事业中的高光时刻和低谷期,给我力量,尤其是最后这一章篇幅最短但是最重要的,谦德。这就是做善事的根本。以前以为做善事一定要靠物质,捐钱捐物,自己没有钱就很难做。但是现在知道,只要谦虚,就是在持续不断的做善事了。谦虚的背后就是一颗平常心。我一刷二刷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这里,以为是刻意的在忍耐,忍耐诽谤侮辱。当时线下共读的时候,我也是在经历被我的前公司老板语言攻击,把我骂得狗血淋头,一文不值。从事上理上我知道要忍,但是心上做不到。所以一直处于“强忍”状态,但是这次三刷,终于看明白了书中案例的主人公们,面对谩骂、指责,甚至是诽谤,不会辩驳一句,不是因为他们心中强忍,而是真的内心放下了评判心,有则改之 ,谦虚地接受改过,无则加勉无需理会。这样的境界就是在做善事了!再高一层就是,平常心以后升起了慈悲心,对方骂你你还心疼对方造了口业有不好的果报,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佛家说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那明明知道什么因就会有怎么样的果,为啥还要随缘。以前不太理解这句话,只是给自己摆烂找了个借口,随缘是摆烂的口头禅了。但是现在快看完这本书,才明白,这个随缘就是放下评判心,不执着,就像书中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某种特定的结果,只在因上管住自己的起心动念,把眼光放长远,智慧和慈悲并行,做到了这一步,果是怎么样的,是了然于心间,更是随缘于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