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产管理行业纵览
一、全球视角
起源于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现北美地区是最大资管市场占48%,但增长较为缓慢;亚洲地区中国贡献绝大部分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居民储蓄率高以及保险公司、养老金的壮大。(之前只是试水,现在越来越活跃)
管理方(管理人勤勉尽责,披露投资方法)和资金方分离(投资者风险自担)
寡头化趋势,前20大管理占54%,前50大管理占80%
二、我国资管产业链
链接资金和实体经济的渠道
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贷款违约风险银行承担,但理财产品风险投资者承担,所以监管要求自营和理财分离,成立单独子公司,防止资金输送实现产品兑付
信托(实业投行),可以投标准化的股票债券、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动产、信托贷款。单一,委托人只有一个;集合,人数不超过50个合格投资人
保险资管,打理保费资金,可以投标准化、非标准化、ABS
公募资金,主要投资标准化资产,若有非标准化投资需求,则要通过基金子公司进行
券商资管,券商有天然资产管理的群体,有财富管理的需求,可以投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资产
私募基金,自然人合伙注册,发产品有管理能力。证券,股权,PE/VC
三、我国资管起源发展
07前公募基金(只能投标准化,股票为主战场)为主导
--> 08-12年(09年4万亿,主要流向地产和政府平台)信托(标准化+债权)业务快速发展
-->13-16年 (鼓励基金子公司)大资管时代,各类资管机构百花齐放,银行最大达到30万亿规模,银行能力跟不上,一方面委托给其他机构,另一方投资其他机构产品,间接性的模式。
-->17年后,禁止空转、套利行为,规范行业防范行业风险
四、资管新规
银行理财子公司:背靠银行,渠道客户强;可投标准非标;政策支持
第二章 资管机构及其产品分类
第三章 资管业务主要类型
链条加长增加额外的风险,会出现多方互相扯皮
通道业务:围绕银行的需求而开展的,绕开限制,表面上合规,实际上参与了受限行业的投资
第四章 资管行业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