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5年毕业的,一直做财务工作,那个时候实习期6个月,工资1800,刚来北京还要租房子,虽然那个时候物价没有现在这么高,但相对于工资来说,确实剩不了太多钱,那个时候年轻,刚刚大学毕业,真的不知道怎么花钱,也不像现在这样又是信用卡又是借呗花呗那么多消费工具,唯一的兴趣就是付完房租吃食还能存多少钱,幸运的是自己肯干,年底还能有奖金,所以钱真的不是靠攒下来的靠挣出来的.
就这样4年存了些钱,2009年本来陪闺蜜去燕郊看房子,看着看着自己就心动了,硬着头皮找父母借了点,自己凑了点,10万付了一套开间的首付,其实里面还有6万给的中介费钱,每个月还这月供的生活开始了。燕郊住起来确实远了很多,上下班的路上是种煎熬,于是又开始了还月供付房租的苦哈哈的日子.也可能真的是因为一直在还月供,所以锻炼了自己计算着过日子的习惯.
这几年中间创了业,挣了点钱,本职工作一直在做着,朋友都开玩笑说我是本职创业兼职上班两不误,2012年的时候还没有斜杠青年这个称呼,我估计我算第一批吧,可惜好景不长,跟人合作价值观不同,还是经历了些不愉快,但好在挣钱了,也就这样散伙各走各的路,那时候我就知道创业还是要自己,合作真的看人品。
公司不开了,本职工作还好没辞职,我一直算比较谨小慎微的人,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很难孤注一掷辞职下海,毕竟又要付房租又要还房贷,开销不小.见好就收,一下子闲下来,又开始看房子,想着干脆换进北京市,不然挣得钱又花掉了,也算奖励自己挣钱辛苦。
就这样,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能买的小区都逛了一遍,2013年初,燕郊的房子还没有卖,我就自己在黄村定了一套小两居,还好我身边有很好的朋友,在没有卖出小房子,首付不够的时候,多亏他们帮忙凑了首付,就这样,我终于在六环买了套小两居,又开始了还钱的道路,燕郊的房子真的不好卖,所以,很多人想去投资的,还是多考虑接盘的问题,我卖了四个月才卖出,就这样陆陆续续的,把朋友们的钱还清。
这次买的是期房,月供压力增加,又找亲戚帮忙,在亲戚家住了一年半,省了一笔房租,路上到上班的时间差不多两个小时,可是只要忍了,就可以收房入住自己的家,真的是一分钱掰两半花,最主要的还是想法设法挣钱。
拿了奖金攒钱收房装修,2015年入住新家,就这样在北京,我这个北漂也有了自己的一片砖瓦可供休息。
我年纪不小,可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年轻,很多事都喜欢折腾,2017年开始自学珠宝设计,但是上课离家太远,路上耽误的时间都够我画一幅画了,感觉时间成本太高,对于我这么个搞财务的,实在觉得太浪费时间。
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又看起了房子。这次我算比较有经验了,2018年初就把房子早早挂在了中介,然后全北京城的逛小区,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我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这次想一次性把贷款还清,但距离又想进五环里,不想太远,房子也不想太小,还是需要两间卧室,这样爸妈来住有地方,就算换房,我也不想生活品质下降。
就这样,打算卖了住宅换商住房,我想着商住房有燃气就可以,全款支付总价便宜,虽然不能落户,但北京户口也不是说买了房就可以进的,干脆落户这事直接放弃。商住房虽然总价不高也不会太有涨价的可能,但租金高,我想着以后嫁人,这房子出租出去也是笔不错的收入,就算做个全职妈妈也有进账来源,为此我还为自己小小的心机偷乐了一把,于是,就铁了心的看商住房的一层,就这样花了半年时间,终于碰上一套一层的100平米两居,大小合适总价合适环境合适距离合适,看着哪哪都合适.
2018年11月我的房子低于市场价卖了,但我不心疼,想卖房子就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只要够我换房把贷款还清够装修的钱,就知足了,计算好所有开支,卖房后的一周,我就把我想要的这套房子买了,整整五个月,卖房买房交税过户,到今年3月我终于拿到了自己的新房本,上面再也没有抵押章了,突然喜极而泣。我用了两个月把房子装修完,踏踏实实的搬进了新房,这里,是我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得来的,细节很挖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么花心思折腾,我不知道再过几年是不是又要折腾,但新家是我心之所向,一个女人,有家就有了安全感,安全感一定是自己给自己的,包括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