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姆成人之所向

《人性的枷锁》可以说是毛姆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昨夜心血来潮把书柜挪了个地方,因为整理书籍而折了腰,恰在一堆书籍中瞥见毛姆的《人性的枷锁》,近旁便是《生死场》,本想写萧红,奈何《呼兰河传》已在阅读架上数十日之久,便觉羞愧。索性写一写毛姆,自然也觉得可写之诸多!毕竟,读书不作感想如嚼蜡,恍惚间觉得还是有一些话要说的。倘若你未曾读过、或并不需要读《人性的枷锁》,那么我认为你必定是快乐的,你的烦恼也都是具体和细微的烦恼;一旦当你开始读《人性的枷锁》,那么,你的烦恼便滑向了不可逆行的泥沼,要么无尽的痛苦、要么清新脱俗。毛姆这种真正触及哲学的思索都是如此令人窒息。

毛姆是享誉文坛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受众极广,《人性的枷锁》是以作者近三十年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对于人性的冷峻和善恶,毛姆本就擅长如传神笔般的刻画描摹,在这部作品里表现的得淋漓尽致,令读者拍案叫绝。一、《人性的枷锁》讲述了一个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如果说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讲述天才的一生,那么《人性的枷锁》便是讲述普通人的一生,这一生浮沉、挣扎、坎坷、漂泊,带入者如菲利普的一生反观自己的半生,虽有偏颇也可见一生斑驳。毛姆的自传作品,确有每个人的影子。他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以至于能够对人情的冷暖描写的入木三分,因而他笔下的故事所抒发的情感往往可引起读者巨大的共鸣。书中的主人翁菲利普先天带有跛足的残疾,年幼时,他的父母便双双离世。随后菲利普寄人篱下,在求学和追逐理想的路上历经坎坷:感情失意、职场挫败、生活不堪……一度落得孤苦伶仃、几番流落街头,荒诞度日。纵使万般磨难,可菲利普的一生,又绝不仅仅是可怜凄苦的一生,然而我且觉得他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受丰富于常人,他对生活的痛苦思考也显得非常人般深刻。毛姆的伟大之处便在于此,他的文笔简练直接,不管写景还是叙事、铺垫还是伏笔都恰到好处。这种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的感觉也只有毛姆能够做到。他刻画的人物和所写的故事与生活本真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如临其境窥己内心之感。天人永隔的亲人,被嘲笑的缺陷,无疾而终的青春,被辜负的爱情,分道扬镳的朋友,身无分文的困境,怀才不遇的艰辛,以及无可阻挡的对世界的质疑……这本书包罗万象,只为剖析人性的本质,挣脱人性的枷锁。

那么,人性的枷锁到底是什么?

1.欲望——“生命充满激情,灿烂丰富,它给人带来了许多,也叫人有了不尽的欲望,我们在不遗余力的去追求更多,试图可以填满所有的假想。自然,人们的特性本就不知足,他们把孜孜不倦的活力化作对某种不可言喻的实体的追求。”菲利普见识到诸多的人奔忙着、操劳着、算计着、追逐着虚无的名利:更多的金钱,满堂的古董,曼妙的霓裳。然而他们并不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包括读这本书的我,我想所谓的幸福,我们都在努力找寻的幸福也不过是追求享乐的幌子,何来小确幸。我们穷尽一生都在为得到更多,实则是自己本就无需的东西,追来逐去身心俱疲,得不偿失矣。人们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人性的枷锁之一便是成为欲望的奴隶。

2.对社会的反思——“凡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被标榜为一种美德,而对社会不利的行为则要贴上罪恶的标签。善与恶无非就是这样来的。社会有三把利剑专门用来对付人:法律、舆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毛姆的精明就在于,他总是能够巧妙的通过书中的人物且冷静犀利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们生活在一个约定俗成的社会,社会规则既已建立,人人按之行事,许多事情便被教育得理所当然。用鲁迅的话是,“向来如此,便对么?”毛姆在《人性的枷锁》里,用大段的篇幅来提出质疑,他在探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社会道德和个人自由之间的连接。生活在大环境之中的人,必然要背负社会主流的认知,该接受怎样的教育,过怎样的人生,甚至在什么年龄与什么样的人结婚,与家人保持怎样的关系,都被条条框框无形地约束着。

人是社会人,最怕背负枷锁而不自知。

3. 对生命意义的苦恼

第一阶段:苏醒,质疑。

“活着有什么意义?人生在世,所作所为皆是徒劳。”

第二阶段:探寻,解谜。

“生命没有意义,地球只是一颗飞速运转的行星。生命发源于此,产生在一片混沌之中。而这只是这颗星球的一段历史。”

第三阶段:看透,自在。

“生命微不足道,死亡更无足轻重。”当发现万事万物的一切都是偶然而已,也就不再被其束缚,卸掉了人生的最后一道枷锁。

在菲利普的整个人生中,越是成熟越是为生命意义所困惑,甚至在很长的时期里开始慢慢的迷失自我、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从而使得他陷入久久的不安和挣扎,与比自己年长的或者博学多才的朋友对话,试图融入一个更加透彻和深沉的世界。以为自己是清醒的,可直到事实变故像洪水般扑面而来,朋友接连远去,情场一再失意,工作一败涂地才发现自己在命运的洪流下无能为力,几番周折却有了结一生的念想。早先,为了成为更好的人,享受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提升自己,突然有一日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本就毫无意义,便陷入了深深的迷惘。顾周围人之忙碌,茅塞顿开:这并不是菲利普一人的烦恼,是每个普通人生命中一旦思考就无法回避的烦恼。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当我们死去,一切不复存在,那我们这一生为之奋斗的一切是否还有意义?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追求生命的意义,必然要承受这般痛苦,而那些麻痹木然的人不曾思考生命本身,也就没有这种烦恼。可是这种痛苦是哲学式的、深沉的,而那种快乐是肤浅的、享乐的。没有孰是孰非,只是生而为人,若不曾好好审视生命本身,未免遗憾和可惜。“生命没有意义,可生命有美。”最终,菲利普意识到纵使一切都将归于虚无,一生的每个瞬间却都是真真切切的,最美的恰恰是寻常生活中的点滴。“可他从没发现也许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可能向幸福投降就是承认了生命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比任何勋章都更加闪亮。”菲利普原本最大的梦想就是完成学业之后周游世界,可最后,他摒弃了这个想法和机会,而选择留在当下,萦绕在爱自己的姑娘身边,甘愿生活在平凡琐碎的日子中。我姑且认为这不是他对生命的投降,反而是一种强烈的反抗。自己做出的选择,这种主动性是对生命虚无最有力的一击。

三、如何才能挣脱生命的枷锁,拥抱自己的人生?

1. 与智者为伍 三观正其身

纵观菲利普的整个人生,对他影响最大莫过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他们一起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谈天论地的天文地理到生活感悟的人文艺术再到思想意识生命哲学,万事万物皆是话题,意见相左时据理力争、针锋相对,正是这般智者朋友在真理面前没有妥协。正是在这样一种开放包容的朋友圈子里,菲利普受益良多。从起初的旁听者,到后来的交谈者,最后在这般圈子里找到了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处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朋友对其都有巨大的引导意义,他们滋养了菲利普的生命,也成全了他的人生。让他从自卑变得自信,从混混沌沌变得思想独立而自由。

2. 与好书相伴 与圣贤对话。

“因为读书有乐趣,我已经习惯读书了,如果不看书就像不能抽烟一样浑身不自在。另一部分是想从书里认识自己。”可以说,菲利普的第二大好友便是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菲利普也如这样,在他人生的各个时期,他一直都有看书的习惯,从未间断。也正是书籍见证了他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即便是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最后仅剩的行李也只有衣物和书,衣物次之,书贵之。于菲利普而言,书不仅仅是白纸黑字,它们既是智慧又是陪伴,也带给他无尽的力量,这些“朋友”支撑他度过最艰难的一段路,在无形之中武装了他的头脑充实了他的内心。通过知识武装自己,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让自己闪闪发光,才能和优秀的人互相照耀。

3. 与勇气并存,逆流而上,不轻易放弃

菲利普身上最大的能量也许就在于他的勇敢,他总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不管有多难也要硬着头皮上。 他没有按照家人的意愿,走铺好的道路去成为一名体面的牧师,也没有退而求其次违心地当一名光鲜的律师,而是想学艺术的时候放弃一切奔赴巴黎,想从医的时候历时七年也要考取证书。经历了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讽刺和质疑,他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路上四处碰壁,也一再地在经济上捉襟见肘,甚至落得流落街头、食不果腹。他放弃了康庄大道,选择了荆棘丛生的小路,遍体鳞伤,却采摘到更艳美的鲜花。比起顺风顺水、毫无波澜的一生,逆流而上的菲利普,他的生命是无可复制的多姿多彩。

4. 与善良共生,生命之痛报之以歌。

菲利普命途多舛,幼年时父母去世,他只得寄人篱下和伯伯伯母一起生活,先天跛足更是让他受尽嘲笑奚落。原生家庭的不幸,身体的残疾,被心爱的人羞辱,一度让他非常自卑。他承载了这世界太多的恶意,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当别人拿他的软肋攻击自己时,他选择沉默,而非攻击对方。菲利普善良得有些让人心疼。他在朋友落魄的时候倾囊相助,对自己心爱的女人有求必应,对家人尽心尽力。无论受到多少谩骂、诋毁、欺骗,他都没有让自己变成一个冷血的人,他是寒凉世间的一团微光,用自己的爱和善意给他人温暖和明亮。

四、后记

《人性的枷锁》映照了普通人的一生,菲利普的烦恼是千千万万你我的烦恼,为生计奔波,为情所困,挣扎于欲望与理智的边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这本书是毛姆的自传式作品,书中的菲利普最终挣脱了人性的枷锁,与自己的人生和解,作者毛姆的一生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而凡尘中的我们还在挣扎着、迷惘着、前行着。在《人性的枷锁》这本书里,有很多似曾相识的故事,挣扎于理想与现实,是他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爱上一个轻浮无脑的女子,催生了感人的《面纱》;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成就了《刀锋》……人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对应人性各种各样的枷锁,道德、宗教、教育、家庭、社会、爱情、金钱……凡人所追求的,无一不是一种负担,只有不被这些外在的事物困扰,才能真正拥抱自己内在的人生。关键在于人格的觉醒,奋起,敢于向生命发问,勇于面对残酷的真相,不放弃对生命百般滋味的体验。迈向高处的挣扎固然痛苦,而一旦挣脱了人性的枷锁,便拥有了真正的自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646评论 6 53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595评论 3 41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560评论 0 37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035评论 1 3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814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4评论 1 3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301评论 3 44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444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988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804评论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98评论 1 37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544评论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237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665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927评论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706评论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993评论 2 3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