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难得的良心报道,现转载如下,以供每一个有良知的读者细品其中的千般心焦 ,万中滋味!)
河南抗旱保粮,为何关乎中美关税战?
这几天,河南老乡顶着烈日浇麦子的视频刷屏了!
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让河南的麦田很焦渴。可就在各地农民忙着抗旱浇麦之时,一些网络主播却扎堆麦田摆拍,制造焦虑博流量。
河南的这次旱情,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这场抗旱保卫战,河南又为什么必须打赢?
(1) 河南的抗旱形势,究竟如何?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次河南确实遇到了旱情。
在上周五(4月11日),河南召开了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后,本周六(4月19日),又召开了省委麦田管理视频调度会议。
从河南省领导的重视程度,就能看出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从春节到现在河南总体干旱少雨,全省大部分地区已连续一个多月无有效降水。加之近期高温和大风的“混合双打”,部分地区土壤的墒情在持续下降。而此时,河南小麦已进入了抽穗扬花期,正是夏粮生产关键期!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河南的旱情主要集中在南阳、驻马店、周口、漯河等地。尽管部分地区遭受了旱情,但全省小麦整体的长势良好。
据农业专家分析,只要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抗旱措施,全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就能保持稳定。
在4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也点名河南,说“丰收的架子已经搭好”,但夺取小麦全面丰收还得闯过干旱、病虫害等几道关键关口。
此时,河南的小麦生长太需要一场及时雨了。气象部门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但靠天等雨,不如人的努力!各级政府正积极调配抗旱物资,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以确保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河南老乡手里的水管子,就是河南今年小麦丰收的关键支撑!
(2) 4.66亿元砸下去,值不值?
为了抗旱,4月18日省财政紧急下达资金5000万元,支持各地迅速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
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省财政实施国库现金专项调度,资金已于当天全部下达到地方。加上此前下达的3.86亿元“一喷三防”资金,和3000万元赤霉病专款,从省级层面来看河南已累计投入4.66亿元,用于抗旱保粮和防赤霉病等灾害的发生。
有人可能会问,投入这么多钱到底划不划算?有些账,不能算小账而是要算大账!河南小麦能否实现丰收,不光关系到河南老乡的腰包,更牵动着国家粮食的安全。!
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省粮食的近六成 ,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
对于这场旱情,如果应对不当将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当然,此时还是防虫最吃劲的时候。这一阶段如果工作跟不上出现严重灾害,小麦的产量就很难补得回来。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对粮食需求量极其庞大。每年,有2000多亿斤粮食的缺口要依靠进口。其中,每年要进口小麦约200亿斤!
这几年全球小麦价格一直在涨,要是这波旱情扛不住,进口小麦就得涨价。国际粮商可不会手软,到时国家得多掏多少钱来填缺口?
更别说粮食安全这根弦,那是一刻都松不得!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南投入4.66亿元抗旱浇麦和防病虫害是划算的,也是必须的。
这一投入,既托住河南农民的希望,更稳住14亿人饭碗的底线!
在网上,又有人拿一瓶麦子与一瓶水比价,这实则是认知上误区!粮食从来不是普通商品,其价值不能简单的对标矿泉水。
从田间到餐桌,从补贴到产业链,从个人收益到国家安全,……。只有当我们跳出“单斤比价”的思维陷阱,才能真正读懂“中国人的饭碗在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 这场仗,为何非赢不可?
在河南打响这场抗旱保卫战的同时,中美关税战也打得正酣。这两场仗,一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一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
而只有打赢了抗旱保卫战,中国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去应对外部的经济挑战!
两千多年前,秦国为削弱韩国,故意高价收购其铁器。韩国民众看铁的价格高便放弃农耕跑去炼铁卖,甚至连农具也拿去冶炼。于是,秦国更是加大了力度收购其铁,以诱使韩国荒废耕地。
结果等到秋收时,韩国陷入了粮荒!
而此时,秦国趁机停止收铁,并派兵攻打韩国。因军粮断绝,韩无力抵抗,终被灭国。历史告诉我们:饭碗端不稳,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两千多年后,在中美关税战、贸易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河南的这场与老天爷的较量,不仅关乎1亿人的饭碗,更系着“中国粮仓”的底气!要知道,河南多收一斤粮,谈判桌上中国就会多一分硬气!
当然,我们也可以拿着钱从国外购买粮食。但过于依赖外部粮食供应,如同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国手中,风险可比旱灾大得多!
保障粮食安全,这就是目前河南的头等大事。正因此,河南明确一定要全力以赴抓好当前小麦田间管理,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丰收!
这场硬仗,河南人拼了命也得赢!因为地里长的不仅是麦子,更是中国人的底气!
这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和老天抢粮已成了常态。抗旱浇麦,河南一刻不能等,也等不得!
河南这片土地,经历过太多大风大雨和大灾大难。可哪回,不是咬着牙扛过来的?
正是这一次次与天抢粮,一次次迎难而上,才有了生生不息的河南,才有了河南人骨子里不服输的硬劲!
【注】:个别词汇用语做了修改,文章段落也有微调,只为朋友们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谢谢大家!
收集整理于: 2025、4、21.(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