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雁是个女孩,她其实不叫白雁,但是因为经常穿着白色的裙子,所以大家都叫她"白雁"。今年她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却不能上学。因为她家太穷,穷的学费付不起。学校里的孩子都很羡慕白雁,因为她不用上学。白雁总是在学校附近出现,而且总是拿着一支短笛,但是从来不拿着吹。她越不吹,学校里的孩子们就越希望她吹。
学校只是一间破旧的小房子连在一起,屋顶上是很多的瓦片。教室的窗户很大,完全可以看到白雁。其实说这是窗户,也不能完全说是,因为窗户上没有玻璃。有次,白雁拿着她的短笛,又跑到学校附近,孩子们都去看白雁了,都不认真听讲了。甚至有一个人对白雁喊道:"白雁!吹几首曲子呗!"老师哭笑不得,赶紧出去把白雁撵走了。可是过了一会儿,白雁又回来了。
(二)
那一年春天,白雁刚好五岁。她跑到小树林里去玩,结果一不小心就迷路了。她怎么走都走不出树林,急的大哭起来。这时,一个穿着粉色裙子的少女走了过来,她十二三岁了。她擦了擦白雁的眼泪,安慰她说:"你是迷路了吧,我带你走出树林。"也不等白雁回答,她就拉起她的手,一步一步走出了树林。
走出小树林后,少女从怀里掏出一支短笛,递给了白雁,她说:"我们俩见面是缘分,我身上也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支短笛,给你这只短笛当作纪念品吧。"说完,她扭头走了。
白雁愣在那里。
从此以后,白雁有了一支短笛。她刚开始还不会吹,大家都笑她,她不停的吹呀吹,结果吹着吹着就吹的好听了。她总是吹一个她自己编的曲子,叫做月儿曲。
(三)
教室里的孩子们看着回来的白雁,又兴奋起来了。让他们更兴奋的是,白雁已经拿起短笛放在嘴的旁边,看样子是要吹了。白雁轻轻吹起,吹得仍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月儿曲。悠扬的笛声传满了整个学校,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说这首曲子吹得好。
老师也不讲课了,静静的等待白雁把曲子吹完。白雁不一会儿就吹完了,但她又吹起了另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有点淡淡的忧伤,听得孩子有点伤心。老师对白雁叫了一声:"喂!吹什么呢?"白雁头也不回地跑走了。
等白雁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她的身旁到处都是白蝴蝶,也许是因为裙子上沾满了花的香气吧。她没有理睬教室里的孩子,只是低头一个劲的采摘着蒲公英。孩子们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没趣了,于是都认真听着老师讲课了。
白雁躺在地上,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嘴里不住地念着:"我要上学,我要上学……"
(四)
这一年,白雁八岁了,她经常在外面偷听老师的课。老师其实也知道她在外面,却没有赶走她。校长对白雁感到很是惋惜,他觉得这个女孩子是个好苗子,要是能上学就好了。
有一天上午,老师问底下的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孩子们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是什么字。这时候,白雁大声说道:"我知道这是什么字,这是珊瑚的珊。"老师赞赏的点了点头。
也就是在这天下午,校长走到了白雁的家里。她惋惜的对白雁的母亲说:"你家的女孩不上学可惜了呀。"白雁的母亲叹了口气,说:"我们家太穷……""穷"这个字读得特别轻。
校长拍拍她的肩膀,对她说:"我想让白雁来上学,要不交学费都没有关系。她可是个好苗子!"
母亲听完,竟然哭了起来。白雁则爽朗地笑了。
从此以后,白雁天天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