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左传·哀公十一年》: “冬,卫大叔疾出奔宋。初,疾娶于宋子朝,其娣嬖。子朝出。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置于犁,而为之一宫,如二妻。文子怒,欲攻之。仲尼止之。遂夺其妻。”先是“出其妻而妻之”,后又“夺其妻”,这都做的什么事?大叔疾不是个东西,孔文子也察人不明,遇人不淑。
《左传》所记事迹或许够不上谥“文”。许仁图先生另有说法:孔文子在世时做了一件乱伦的事情,他派大叔疾(比仲叔大叫大叔,名疾)出妻(离婚),自己再娶为妻,可说无品。没有找到出处,不知许何据。并且就其说孔文子也不构成乱伦。以许说孔文子是太离谱,谥“文”确实有问题。但更可能是当时的谣言,因而子贡疑问请教老师。
《逸周书·谥法解》:“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结合本章,只有“勤学好问”接近。
那么孔文子有什么“勤学好问”的事迹?《宪问篇》第19章:“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仲叔圉即孔文子。从《宪问篇》看,孔文子负责卫国外交,对稳定卫国政局还是有贡献的,卫国人在他死后给出“文”的谥号。大概是他做接待宾客时很有礼貌很谦虚,孔老师也对他印象很好,认为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文子还向孔子问过军事,这是孔子的短板,孔子于以婉拒。《左传·哀公十一年》:“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好学”“下问”有记载的就这一次。孔子多次到访过卫国,猜测孔文子不止请教过一次,否则孔子不会有本章之论。
这个“文”谥好像有点水。看《谥法解》也相当宽泛。“经纬天地曰文”,比如周文王,跟“勤学好问曰文”孔文子不在一个层次上。这只能怪编《谥法解》的人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