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找牛郎织女
今年的七月初七,也叫七夕,民间叫鹊桥会,破天荒的火了一把。西安城西南郊的昆明池上的石头鹊桥,上了全国著名的电视台,知道的人就更多了。
七夕的这天晚饭吃罢,几位相互间都认为是出来看星星的同学,遇到了一起,就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一位曾在昆明工作过的同学,抢先开了口:“七夕夜晚,谁去旷野和山顶上看星星。”大家哑然失声,他话锋一转又说:“如果这些地方看不见,我告诉你们上屋脊,坐在屋脊上看星星就清楚了。现代的古装武打电视剧,男女主人公,动蹴就飞上屋顶,坐在屋脊上看星星。”有人接过话题:“注意点,别被王母娘娘用金钗划河时,划到头上了”。大家哗然大笑。
七夕是怎么回事,以前并不清楚。在记忆中,小时候快过年了,卖年货的集上,有专门卖年画的,年画有伟人肖像,有流传的故事。关于三英战吕布,花木兰从军,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秦香莲开封府告状,白蛇传断桥。牛郎织女的年画,则画的是牛郎担着坐有两个孩子的竹筐,踏在纷飞而来集成桥的喜鹊群上,欢天喜地朝向桥对岸走去。对岸是天仙般的织女,正飘飘欲仙般从架在银河上的鹊桥另一头走来。题目是牛郎织女鹊桥会。那时在想,牛郎在家里好好养孩子,织女在天上作神仙,为什么每年只能见一次,还要喜鹊去搭桥。后来听老人说,七夕这一天见不到喜鹊的,是被人差遣了还是自愿的都去当了架桥工。牛郎与织女的媒人是他家的耕牛。现在的相亲会,都是人当媒人,还是不容易找到对象,牵头牛来也许会找到对象,古人太会想了。试想,织女的老娘放到现在,恐怕找不到女婿,都要疯了,还有心拆散?拆散了人拆不散人心,就有了鹊桥会。
大家都在仰着脖子看天空,过了会儿,有位同学开口了:“人也奇怪,天上人间能结合在一起,人间的人都有许多无法结合的。我的一位同事,北京一知名大学毕业,觉得自己条件很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想在上海找个对象,用他的话说难呀。说这话时,一脸的忧楚无奈,咳声叹气。那些人宁可在那里当家庭妇女,都不愿离开半步。这位同学深深地出了口气说:“我得感谢我爱人,当时我虽然在外地工作,但她就是愿意嫁给我”。大家有趣地说他幸运,遇上了织女。原来他大学毕业,分配到武汉一家中央企业,那里的条件挺好。可是,他在西安的爱人不想去,说什么热干面没有biangbiang面吃得惯。结果,他历尽磨难调回了西安。回来了,没有房子住。七十年代,公房很难争取到,只好借住亲戚家。后来人家为了要房,竟然雇人将房顶揭了。他们只好搬到单位不足10平米的房住。俩人带着三岁小孩,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他爱人在东郊上班,每天天不亮骑车子去,下午下班还要开会,回家就八、九点钟了。就是如此,在短短不到十年间调整住房搬了五、六次家。他常常在同学面前说,当初去武汉就好了,那里条件很好,没有这些麻烦的事情。那个年代的人恐怕都有同样的感受。可是他爱人却说,虽然当年调单位不容易,工作和生活很紧张很辛苦。但是,牛郎织女的生活状况,谁愿意么?那个时期,牛郎织女是夫妻分居的代名词。
老远望见一位高个子男的,陪着他爱人向我们走来,人未到,声音传来了,“都在找牛郎织女吗?两颗星星有什么好看的,现在很难见到人间的牛郎织女了。人员流动,人才流动,想到哪里到哪里,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有些地方用各种优惠条件动员你去。”说完冲大家哈哈大笑。原来是我们的“张一刀”,他是高中的同学,读的是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外科做手术,因为医术高超被称为“一刀”。他的爱人分配在青岛。虽然他在当地有名气,可七十年代想调动工作仍然是件不易之事,使他最为遗憾终身的,是他爱人生孩子,他没能赶去照顾。逢人就说,那几天手术约的满满的,病人和院领导点名他上手术。每当提起此事,他会后悔不已。所以,他常常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说给成了家的人听的,牛郎织女的生活给以前的人们带来了多少无奈和憾事。”张一刀向大家摆摆手说:“牛郎织女的现象,现在是很难找到了”。他们夫妻离我们而去,消失在灯火阑珊处。
另一位女同学,望着天空,眼里含了泪水。“牛郎织女之间是一种情,万水千山更是情”。她脱口而出,笑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她的爱人是单位的科技专家。从改革开放,给乡镇企业上马大型工程。她每天自己又上班又带孩子,还要为爱人的工程操心,真是殚精竭虑。一项工程下来,爱人生了病,更是让她增添牵挂。可是,她爱人手头还有省,市的两项科研项目,要出差调研,要日以继夜地做实验。她全力承担着家里的一切,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两项科研成功了,她的爱人对她是千恩万谢。见人就说,那科研的奖状上有我爱人的功劳。俩人退休后,他爱人没法在家闲着。因为是科技专家,她也只好陪着外出工作。先后走到浙江,山东等地,长达十几年。也是很辛苦的。她爱人的身体、生活全部是她在照料。她经常欣慰地说,现在的社会,重视科学,尊重人材,走到哪里都是老板在接待。但是他爱人却说,没有她的支持,是不可能做到这个现状。万水千山满是情,夫妻感情贯长虹。
因为是晚上,小区外面有许多摆夜市餐饮的。我近来注意到一个摊点的招牌不寻常,指给大家看。只见餐车额头横幅上赫然写着“大河弯弯向东流,就是这么牛。”这是对现状的描写。另一侧用黑笔画了一颗牛头,与线团般的女俏像用线连着,下面写着牛郎织女。它告诉人们,我们是新的牛郎织女,一同出来讨生活。显然,这是一对来西安创业的外地小夫妻,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创世界奔新生活的心情和意志。我们大家都为之拍手喝彩。
这就是新的牛郎织女。
二0二0年九月十四日
王文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