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每个暑假或者寒假,都要回农村爷爷奶奶老家。
寒假是最开心的,虽然过年那几天家里会有很多亲友,得努力记住各位亲友的称谓,不停地招呼寒暄,但毕竟总会收到些糖果点心礼物和压岁钱,也能吃上平时很少得吃的肉。
家境虽一直不是很好,可每年过年前的“杀年猪”却几乎从未缺过。
那时候的杀年猪,并不像现在这般仅为了娱乐和享受。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请帮工时能提供点腊肉。
我们孩子当然不会有那么多考虑,只是单纯地为能吃上肉而高兴。
吃肉的肚量是有的,看杀猪的胆量却真没有。
单是听到猪被宰杀时那无比凄厉的惨叫声,就害怕得忍不住紧紧捂住耳朵。
别说杀猪,就连杀鸡,我也是不敢看的,虽然鸡的惨叫声没有猪那般大,但临死前的哀嚎,听起来总是极不舒服的。
可是只要等到热腾腾香喷喷的肉上了桌,到了嘴里,就立刻会把那个血腥的场面忘得一干二净。
人毕竟是肉食动物,吃肉的天性是很难改变的。
而以动物的智力,明明知道有天必死,但只要活着一天,是绝不可能想到反抗或者逃离的。
你只要给它一根骨头或一把米,它仍旧会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哪怕它为了这一根骨头或一把米,最终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二)
小时候看动物世界,最怕看到类似狮子捕杀羚羊这种场面。
一方面固然对狮子的冷血残忍而恐惧和痛恨,另一方面,却又对羚羊的胆小懦弱而愤慨和痛心。
我常常忍不住想,假如每只羚羊都能团结起来,假如某只被捕杀时,其他的同伴能够一起把尖利的角对着狮子冲过去,会不会也能救下同伴?会不会从此没有哪只狮子敢来肆意捕杀?
可是羚羊面对狮子,永远只会逃跑。
它们那尖利的角,也永远只会对准同类。
天下哪有狮子是吃草不吃肉的?
你甚至会看到,当狮子在得意洋洋地享用它的战利品时,那些羚羊就在不远处悠闲地啃着草。
所以只要今天狮子捕杀的不是自己,那自己就还能再活一天。
狮子吃饱了,自己也就安全了。
该吃草吃草,该睡觉睡觉。
该撒欢撒欢,该交配交配。
就像汉奸走狗,永远对主子唯唯诺诺,但从不怕对同胞举起血淋淋的屠刀。
(三)
其实人类,又能比这些食草动物聪明多少?
面对敌人,又有多少人能够为了同胞挺身而出?
“《我没有说话》
——马丁·尼莫拉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那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杀猪这种事,我估计是永远没胆子去做的。
连杀鸡,我也是不敢的。
唯一敢下手的,就是宰鱼。
因为鱼是绝不会发出叫声的。
只要不会叫,相信任何人都是有胆量去杀它的。
而且,你永远不必担心它的同类会挺身而出,勇敢地挑战你的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