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总有一天,你会感谢你读过的每一本书。王阳明说,读书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记得,这是说你只是记住了书中的话。第二重是:晓得,是说你理解了话的意思。第三重境界:明心,是说在心上用功,读好书,近贤人。读书要用心去读,跟书本对话,跟自己对话,最后达到书人合一的境界。我们学校对中层干部的培训上,可谓煞费苦心,别具一格,其目的就是希望中层干部们在心上用功,不要去逐物,要练主一之功。
每周四下午,是我们的行政扩大会议,也是一次能力提升会。学校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很迫切,教师是新手,中层行政也是刚从新教师中提拔起来的,中层干部有激情、有冲劲,但缺少经验,缺少做事情的智慧。为了能够快速提升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我们每周利用一午的时间来开会,集思广益,总结经验,答疑解惑。每次开会的主持人轮流安排,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每一位中层干部的语言逻辑性,一切按流程来进行。每一位行政汇报一周以来,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做了哪些事?观察到哪些问题?有些什么新的思考?按这样的模式去汇报,质量简直上了一个层次。每一位行政都准备充分,他们不但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还互相交叉学习。抓教学的也涉及到管理的事情,抓管理的也涉及到教学的事情,大家齐心协力,分工不分家,共煮一锅石头汤,共赴一场学习之旅。
我们两位校长负责点评,点拨,指导。年轻人精力旺盛,正是学习的好时机。只有不断地学习,有了知识作为底蕴,观察力、思考力才会迅速提升。年轻人在做事的过程中,缺乏耐性,想事情较简单,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有高人在一旁引领,那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郝晓东老师在《给未来教师的建议》中说:“因为高人在这一领域长期研究,取得那么高的成就,那一定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一定有独特的方法论。”“一个人要想快速地发展,那一定得寻找高人。”“高人是一种稀缺资源。没有高人,得不到高人指点,是许多人终生发展不快,高度不够的主要原因。”
这些中层干部们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能遇到我们,虽然说我们也不是十分突出,但起码在工作和学习方面能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能为他们的成长助一把力,添一把火。我在总结的时候说道: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行的三重境界是困知勉行、学知利行、生之安行。一个人在遇到困境困难后,能够主动求知求解,能完成理论上的学习,还能把所获新知,尽力落实到行动中,从而解决问题,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止步于“困知勉行”这一境界。
一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思考,理解并践行世间的道理,知道如何规划人生之路,既解决困难,又保持一颗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心,这是第二重境界“学知利行”,这比第一重境界难度大了许多。一个人天生便知道“善”的道理,能够遵循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是生知安行,第三重境界。致良知,就是拥有一颗强大且真善美合一的心,有认准的真理,有稳定的三观,在行动时不会轻易动摇,不会随波逐流,借用现在的语言叫“内核稳定”。
中层干部要成长,除了高人引领以外,还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思考,多分析,多一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说:“只有做正确而困难的事,才是成长。”大量阅读,阅读经典书籍,阅读理论书籍。教育理论书籍为教师提供了关于教育教学的理性思考和指导,帮助教师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