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111天
缘起:
周二下午,临时接到领导通知,本部研学的同学们要来分校参观交流,叫我们高中历史组准备一个一小时左右的讲座,内容是客家文化。
于是赶紧把通知转出去,看看谁来讲。周二下午得到通知,周四上午10点就要开讲,时间有些赶。经过我们三人“沟通较量”,考虑到奉姐是山东人,而我和邹老师是客家人,于是决定由我和邹老师来完成任务,每人各讲半小时左右。
邹老师主要梳理客家人起源、迁徙,客家语言等,而我则主要讲客家人的吃住等,各有分工和侧重。
确定了主题方向好,然后就是研究学情了。本部学生成绩较好,素养较高,见识多广,那么就不能一言堂了,毕竟人家是来研学的,光讲知识肯定会很枯燥乏味。
所以我们都定了一个目标,增加互动,让学生们参与进来,提高讲座趣味性,把知识通过游戏活动在玩耍中渗透,润物细无声!
周三晚上12点多我们还在整材料,做课件,弄视频。一度还想过弄些客家美食来分享给同学们。
第二天,我们10点多在报告厅等候,提前把课件拷了过去。当天没有下雨,原计划10点开始的,因为另有临时安排,同学们11点才进入会场,刘校致欢迎词。考虑到后续还有篮球交流和错峰吃饭,本来要我们一小时左右讲座的其实就压缩到了二十分钟,一个人都不够讲的。
邹老师穿上客家服装,用“客家文化知多少”互动课堂,贯穿客家故事,唱山歌,说方言,非常有趣热闹。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一些诸如5次迁徙等内容来不及讲。
而我则压根不用讲了!没时间了。
周五晚上开会,海玲老师说做一件事情,主人翁会收获最大。深以为然,虽辛苦做的来不及分享,但这个过程却是实打实,让自己对客家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
故而在此准备分享下当时自己准备的课件和一些思路想法,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导入:大鱼海棠——围屋
正文:
客家人的吃住
云游围屋
云游报告
客家美食
酿豆腐
擂茶
结语:客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