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步365终于回到了正常的打卡节奏,经过了3天的打卡,今天终于完成了17696的目标。才明白,有些机会一天只有一次,所以分外珍惜。虽然看起来好像每天都有一次机会,可是如果当天的机会没有利用好,那种失落感,就是所有的付出都前功尽弃,就像连续每天打卡,如果一次没有打卡就会导致连续中断重新清零。俗一点,就是临天亮尿床。毕竟打卡只有是和否,没有其他。
老妈从老家过来帮我带宝宝,偶尔也会有闲暇的时间,比如宝宝睡觉以后。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想着找点事情做做,不管事情的好与坏。老妈之前应该在老家的时候也差不多,稍微有空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打开各种短视频,看一些家长里短的情景剧,以此来消磨时间。我就在想,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突然眼前一亮,请老娘帮我读书。因为前几天回老家的时候,面对侄儿玩手机的问题,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帮我读书。
时间这个东西是排他性资源,用在了这里,就不能用在其他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抱娃和听音乐就可以同时进行。试想一下,如果玩手机的时间被其他事情占据,是被帮助他人的事情占据,是被帮助他人的同时又帮了自己的事情占据,那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那又是一件具备基本识字能力就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在此之前,因为想要提升自己的双拼输入速度,给自己制定了把纸质书敲成电子版的任务,每天至少3000字。目前已经敲了94240个字,也就是差不多敲了一个月。
我是这么跟侄子说的,帮我一个忙,完成纸质书电子化的任务,一边看书一边打字太耽误时间,所以,想请你帮我读一下。只要侄儿一旦答应,在读的过程中,我还可以帮他纠正普通话、断句、错别字和识字的能力。这样一下来,双赢,而且这个任务相对简单易操作。就这样反反复复合作了三天,我在老家也就三天,至少读书的那段时间,手机肯定是没功夫玩,并且侄儿明显进步了不少。
老妈一样,也是各种连哄带骗,什么帮助她恢复记忆、为宝宝读书、锻炼普通话等。一旦开始读书,就好办了。不读不知道,老妈有好多拼音、常用字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甚至还有张冠李戴的情况出现,通常这种情况就会一笑而过。戴上老花镜,手指头在那字里行间穿梭,可认真了。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哪怕老妈很多标点已经读不出来是哪个对哪个,也丝毫不妨碍她把这次读书当作一份事业来完成。昨天读了2400多字就困了,每天3000字的目标没完成。所以,今天不仅把昨天的补上了,还超额完成,4240字。中途困了,愣是坚持了下来,这就是成长。哪怕是一个60岁的老太太,要知道老妈之前可是从来不读书,也依然可以重新来过,而且做得越来越好。不仅恢复了以前的记忆,认识了字,无形中记住了书中的内容,还为孙儿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成长的同时,短视频早就没有功夫刷了。
其实,任何一项看似不好的习惯,可能本身不是出于那种很情愿的自愿。比如,吸烟是解决无聊的解决方案,玩游戏、刷视频也是如此。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玩儿的东西,将注意力转移。至少比强制措施要舒服一些,成功的概率也要高一些。
好了,今天的成长365到此结束,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