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是什么?是被动的消极不作为吗?》

导读:“德不配位”具体出自于哪,如何来解说解释,我不参与具体探讨,那会引起一场“文字战争”,今天我发起这个主题作为分享,我是想和大家由此继续深入谈谈“行子禅”的实用之处:行动与禅定。



“德不配位”,这是一语双关的一句话。

用之正向,则让人心怀敬畏,待人以诚,恪守本心正念!

如果用之负向,则容易陷入消极不敢作为,不敢追求及肯定内心心动热情的梦想,可是一个人不敢去做了,不表现自己了,就像不说话了,所以也没人能听见看见了,“德不配位”,让我不由的强烈感触想起我的李欣频恩师提到的“木马程序”概念,就像一些人听了这句话,过度“敬畏”不敢作为,为自己没得到的遗憾找借口寻找安慰,到底是自我麻痹呢,还是自我逃避呢?

“德不配位”,配什么“位”呢?标准从何而来,谁定的“位”?

不去行动、尝试、试错、体验、经历,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何来的“德”?不干实事,利益众生利人利己,才是啥也不是。纲常、阶级本身是一种呆板局限、缺乏变化、很狭隘的世俗框架,所以社会及文明进程的演变,我们能看到:奴隶社会的落后,被推翻成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被推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会发展成啥样呢?

我大概 3 年前,才知道这个词,当时深以为然,肃然起敬,但更知道世界的运转不是恪守陈规,等待他人的允许与肯定,而是认识发自自己内心的热情动力,愿意为此是否全力以赴,无保留的喜爱并付出,就像我们追男女朋友时那股劲,啥都不做还想得到,这都不是做梦,是犯傻。

没有什么是“德不配位”,而是有梦想、有心动就是值得的,我们生命为何而来?没人是奴隶、受制于其他/她人,真正的困境反而是这些只听信别人的话,不正视自己内心渴望并不断行动的“所知障”,造成误以为可以不行动的借口。

没得到的,就冠名为“德不配位”自我安慰,只能说好可惜好可怜喔,生命是你真实自己的,敬天爱人即好,活出你的无限,人人都是值得、事事都德配位,并付出认真务实的行动,就是“禅定”的智慧了,行子禅。

我感受到自己活着真实现实生活中,依然受到很多“物理”上的思维困境,我现在在做的,就是怎样让自己的大脑更活跃些,能更积极灵光些,所以创作、所以分享,分享者是最大受益者,感恩大家的阅读与分享。一起行动吧,行动中禅定,让内心生发“禅”的智慧指引自己!

“很多行动的阻碍,来自内心的“价值配得感”缺失,所以不敢去要求,不敢去梦想,到底是什么偷走了你的梦想?”这句话是我近来最强烈的感悟,大家也认真去想下呀




❤ 延伸推荐视频:

《王健林: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哈佛耶鲁不如敢闯》

《刘一秒:灵光乍现》

《别让人告诉你能不能,去做你想做的事(中文字幕) - Casey Neistat》


———

/微博/简书/微信公众号@行子禅 

动中定,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定慧之路 广超法师 第一讲 一、定慧基础知识 舍摩他与毗婆舍那 佛教依用心的情况,把禅修方法分为两种,即所谓的舍摩...
    觉通国学社阅读 11,108评论 0 16
  • 把不是最好的我借来这边,是不是因为我不够重要,可有可无呢? girl,既来之,则安之,套用一下杰哥歌名,逆态度,用...
    如一的世界阅读 424评论 0 0
  • 大家喜欢哪个呢?
    浅夏初雨QXCY阅读 192评论 0 2
  •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么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准备。 机会是契机,是缘分,是佛法自然,道法超然的论调,因为你说不...
    谭惜言阅读 1,05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