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题外话,我8.24来到简书,一直就想写小时候的事但苦思冥想也啥素材也害怕自己文笔太差,这几天就想通了,没啥素材就多看多学,文笔差就慢慢练,也许几年后自己都不忍直视,但管他呢
正题来了。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盘西芹牛肉,吃到最后盘子里就剩一点肉和油水,我妈吃完收盘子的时候跟往常一样念叨,要是放在以前啊,盘子里菜的油水最受欢迎了,哪像现在啊,喝汤都要把面上的油完全舀掉。
是啊,现在减肥节食,每天摄入的油恨不得按克算,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找菜里的油渣,特别是猪油炒萝卜丝里的油渣和油水。
其实小时候最喜欢过年的原因除了能穿新衣服,莫过于看杀年猪,家里喂了一年的猪能有三四百斤,从一大早就看外公外婆忙进忙出把猪捆好烧水烫毛,中午那顿就要用刚杀的新鲜猪肉炒菜来款待请来的帮忙杀猪的人,小时候的我就最羡慕那个帮全村人杀猪的人了,能吃好多新鲜猪肉呢。下午最重要的活就是拿猪的板油来熬油,把它们切成小块放在大铁锅里烧火,平时我绝对不会去烧火的,只有那天下午是个例外。把灶里的火烧的旺旺的,就为了大铁锅里的板油快点变成油渣。这个时候外婆她们大人围着灶台闲话家常,讨论着哪家的猪最重,熬出的油装了几大桶(这就是富得流油啊),我们小孩最期待那一碗油渣了,油熬好后外婆把猪油舀进干净的大桶里,把油渣盛出来撒点盐就放在小方桌上,我和我弟迫不及待的就围了上去,用手拈一个边吹凉边往嘴里放,那一刻被火烤的红扑扑的小脸上的满足幸福都没有言语能形容,一大早就看着好像就为了那一碗油渣。
我和我弟刚开始油渣烫吃的不快,后面就你争我抢,最后那一碗油渣快吃完了,我们把油渣吃的一点不剩还把手指都吮吸干净才又去锅边眼巴巴等着第二碗油渣。猪板油切小一点的最好,油渣最好是炸得干干爽爽的,外酥里嫩,把油渣一小把一小把的抓着送进嘴里,油渣脆脆的香香的,现在想来就像油炸的大薯片一样。
油渣炒菜也很好吃,农村的饭桌上只有一个应季的菜,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有一年莴笋种得铁别多,我们吃了好几个月猪油炒莴笋,我倒还没事,就是苦了我挑食的弟弟,他不想顿顿吃莴笋,外婆就炒莴笋前把猪油里的油渣单独捞出来给他吃,他坐在小凳子上吃的可香了,我只好在一旁默默地咽口水。
现在外公外婆家早就不养猪了,也不常吃猪油,我们过年回老家也不会再有那一碗油渣了。现在我妈炒菜都用橄榄油,刚端上桌的时候明明是一盘西芹牛肉,吃到最后都只剩肉和油水。记忆里的那一碗油渣永远在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