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敢于承认:在某些地方,确实坏了。这不是摧毁旧我,而是终于愿意直视它、修复它。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我们以为成长是一场逐步接近完美的一趟旅程,却忽略了真正的改变,往往从一次坦然的承认开始——承认自己并不完美,承认有某些地方坏了,甚至破碎得不成形。
“除非你承认某样东西坏了,否则你无法修好它。”这句话听上去有些刺耳,却比安慰来得更有力量,因为它指出了我们最常逃避的那个出口。
人生不是一条平整的直路,看似平整的路上,会有缠着绊脚的石头、暗涌的河流,也装着我们无法回避的缺点和盲点。
我们有时候,可能:
直率,却变得伤人不自知;
坚定,却变得咄咄逼人;
坚强,却失去了柔软;
敏感,却走向了矫饰;
自发,却一脚踩进冲动的泥沼。
这中间的界限太细,细得像情绪里的裂纹,只有当我们愿意往内走,才能真正分清楚:我是在表达真实,还是在伪装自我?我是在坚持原则,还是在逃避面对?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不是在“想变好”的那一刻,而是在“我终于承认自己有问题”的那瞬间。
那是一种极其柔软,却坚定的觉醒,说明你不再用防御,去堵住外界的声音,而是开始聆听自己内在的回响。
我曾听朋友低声说:“我以前以为自己是坚强的,到了后来才明白,我只是一直不敢崩溃。”那句话让我沉默很久,原来真正的坚强,不是拒绝情绪,而是允许自己偶尔脆弱。
我们总是以为戴上“成熟”的面具,就可以更好地生活,却不知道,最深的成长,不是要包装自己,而是要勇敢剥开伪装,看见那个真实、混乱、不完美,但渴望被理解的自己。
你之所以倔强,也许是因为你不敢承认曾经的决定是错的;你之所以苛刻,可能是你把恐惧伪装成了强硬;你敏感多疑,或许只是因为你在太在乎被爱,却又害怕失望。
但如果有一天你肯停下脚步,不再急着解释,不再一味坚持,只是静静地触摸那些不愿触碰的裂缝。那一刻的诚实,虽然痛,却是一场真正的自由。
你会发现,改变从来不是逼自己变得更“好”,而是学会和混乱又真实的自己相处。
当你直视自己,你开始修补,而不是掩饰,开始倾听,而不是否认;开始变得耐心,而不是要逃避。
我们终其一生追求完整,却不知完整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学会与不完美和解。
真正的坚强,是卸下盔甲后,依然愿意拥抱自己。
成长的每一步,不是走向理想化的自己,而是与真实的自己达成和解。
每一道裂缝,都是光照进来的入口;每一个承认,都是走向完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