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的感觉,真好!这是我当下最真切的感受!周一的早晨,例行“升旗仪式”。广播里,德育主任的表扬语响起。“今天的集会速度比上星期快了五分钟!”听到这声声表扬,我的心情似乎也和这晨间的阳光般,一下子明媚起来了。
来到班级后面,整齐的队伍,干净清爽的孩子,明媚的心情又光亮了许多。抬眼望向远处,咦?那两棵银杏树死了吗?心里顿时一惊。忙转向旁边,只见旁的银杏树上已经挂满了嫩绿嫩绿的叶子,很新很新。每一个枝桠上,满是的,密密地挨着。远瞧着,样子看得并不真切,那扇子形状也还未能完全看出,只给我留下了新新的、嫩嫩的、绿绿的。原来,银杏树已然用新的姿态来面向我们了!哎,可惜了!我的目光又迅速地回到了那棵树上,光光的枝桠,光光的树干,满眼过去都是光秃秃的。可是,这点“光”,并未影响它们的生长。它们依然肆意地伸向天空,肆意地沐浴着春光。看着看着,心里的那股可惜感只觉更更深,也便开始盘算着要换新的树来。
升旗仪式结束,我快步走到这两棵“死树”跟前,想做最后的确认。我站在树下,仰起头来细细地寻找起来,不放过任何一根伸张开来的树枝!耶?那是什么?那一点点好像是绿色?我揉了揉眼睛,踮起了脚,再看!呀,是芽苞!是只有有星星点点的芽苞!就在这每一根树枝尽头!我按耐不住这份惊喜,扯近一点来看。哦,发芽了!真的发芽了!我乐了,开始抱着这棵“死树”的树干再一遍遍地寻了起来,看得格外仔细!呀呀,树干上竟然小叶子探出了头,一点点绿绿的影子。再往上找,哈哈,又有!这下,我的心里已完全被这份惊喜所填满。
望望这棵近乎“死树”,再望望旁边那些些开满了枝叶的樟树、银杏树,他们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看着看着,一句话突然冒了出来——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此刻,真理被具像化了。
从旁走过的孩子们,笑得花枝招展的。在这些孩子里,有一大早有因为稿子被征用而发放了稿费的孩子,有因为会跳绳而被选去比赛的孩子,也有会唱歌会跳舞即将去参加比赛的孩子。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并在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身心投入。只是,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还有一群小蜗牛们在慢慢地爬在慢慢地跟,不知道他们还要爬多久,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能爬到。我只能祈祷着这群小蜗牛,终有找到自己舞台的那一天,终有独属自己的绽放时刻。
这群“小蜗牛”里,就有张亮,他与那棵树是如此地相呼应。他在简评里一字一句地写着自己的故事:在《一节沉重的语文课》里,他说这节课让“我”感觉到了压抑,只因北平沦陷。在这句话里,我读出了真情流露;在《我被妈妈训斥了》时,光这个题目便深深吸引了我,只因让我看到了真实,只因是张亮写出来的真实。一节课,我都细细地读着这个孩子的每一篇文字,每一天的故事,感受着每一天的不同。这让我有些“活过来”的感觉!不,不仅是我,还有他,我们都“活了”,都“鲜活”地跳跃起来了。
于是,这便让我更加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是花的种子,他一定会灿烂绽放。只要我们愿意慢慢等,慢慢走,一边走一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