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 24信息本1 刘俊伟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飞天手持莲花升腾于祥云之上,那些飘逸的衣袂是画工们以数十年光阴层层晕染的笔触。学习之道正如这敦煌的壁画,需要以勤勉为墨,以时光为纸,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勾勒出知识的轮廓。
宋代文豪苏轼在《日喻》中写道:"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这恰似大学求知的真谛。李时珍为编撰《本草纲目》,踏遍千山万水,访遍樵夫药农,在二十七载光阴里将草木的肌理刻入生命。当代数学家张益唐在图书馆度过无数个日夜,终于在孪生素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的殿堂从无捷径,正如敦煌壁画中的千佛图,每一笔都是修行者的虔诚摹写。
达芬奇在佛罗伦萨画室中画了三年鸡蛋,这种看似枯燥的重复,实则是以勤勉叩击智慧之门的坚持。《中庸》有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用三十四年走遍大半个中国,在露宿荒野的夜晚依然秉烛记录地理风貌。这些前贤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奇技淫巧,而在日复一日的深耕细作。
歌德曾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敦煌藏经洞中保存的典籍,每一卷都是无名僧人用青丝笔蘸着心血抄录的痕迹。今天的校园里,凌晨图书馆的灯光依然映照着年轻学子专注的面庞。当我们把每个知识点化作砖石,终将在时光长河中筑起属于自己的学术圣殿。这或许就是"天道酬勤"最深刻的注解:星辰大海不在远方,而在勤勉者日日跋涉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