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里,我失眠了。于是走到窗边掀开了窗帘,朝楼下看去。没一会儿我就找到了注视的目标——对面楼下的一盏路灯。
其实我家楼下也同样有一盏路灯,没有意外的话,他们的外形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对面的那一盏若隐若现地在闪。因为它的前面有一棵树,我瞅得并不仔细。但是正因为它时而闪动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我分不清是树被风吹得摇晃了,不同密度的树叶摆动时导致了灯光的强弱变动,还是那盏路灯确实出现了线路故障导致它时而闪烁。
总之,它的不一样的身影让我注意到了它,并迷上了,只盯着它看。
当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我看到了它影射的整体路径,以及那个光晕的范围大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也就是说,它并非一直一个样,当它拼尽全力发光,光影是完整的,路径分明,神采飞扬的。
而当它只剩余力时,即便依旧尽力达到完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路径还没抵达最外围的触点,便消失了,所以得到的光晕也是残缺的,整体看着是零散的,变得虚弱涣散。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离它有点距离,加上我近视的缘故,其实只是我的散光导致了我看到它的样子是这样的。如果换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得有与众不同的形象或者行径。单单是形象可以吸引人的时间不会太长,必须有异于常人的行径去持续发力。想通过表象看内在,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揣度,去思考,去印证,如若非此,便只能停留在表层,不知深浅,不得要领。
表象往往具有迷惑性,核心在内里,而内里的稳妥就代表对方的强大程度。越是稳妥,越是无惧风雨,无畏变幻。